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1-20
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可以用名去称谓,就不是恒常的名称。照这样解释,道和名都是指称谓、言说或指称。这是道、名的第一层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哥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老子《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第一章的开头句,也是道经的总纲。它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为,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万物运动变化所依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概念还有以下内容:一、道体,即“道之为物”,是只有心灵才可以认识的客观实在,标志着宇宙万物的本原。道体的本质是“小”,是可以为心灵所认识的,其前提条件是修德,即必须使自我意识合乎自然法则。二、道性,即由道体所体现出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世界万物之所以发生、发展、转化、灭亡的根本法则。道性是客观的,其客观性是由道体的物质性所决定的。对道性的把握,决定于修道者的悟性也即理性思维。道的境界越深,悟性越高;悟性越高,识道的能力越强。所谓修德悟道,就是强调“修”、“悟”二字,修是修正,是要不断地扬弃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意识;悟是体悟,是要把直觉思维寓于理性思维之中,只有理性思维或者只有直觉思维都不可能获得真理。宗教源于直觉思维,唯物论源于理性思维,而老子的道德论是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识道是直觉思维,修德是理性思维。三、道境,即识道者通过反思默修所进入的忘却自我、没有烦恼、逍遥无碍的灵明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之名(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也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
第2个回答  2018-07-0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可理解为: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出自老子《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第一章的开头句,也是道经的总纲。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之名(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也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

拓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有”、“存在”,也可以说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因为,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发展变化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掌握的,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己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名”就是称谓,对客观存在事物的称呼、命名(或称“表象”,用“名”表达事物)。“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以用名称来称谓的,但一旦给了它名称,这个名称只是表达原来的事物,而不是现在的事物。所以说,所有的“名”都是“虚名”,都是过去了的,所有的事物的表象都是过来了的。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的名字虽然仍为“XXX”,但现在的“XXX”,己经不是以前的“邹箴一”;以前是“英雄”,现在可能是“狗熊”;中国仍为中国,名字一样,但现在的中国己经不是从前的中国了。给任何事物所下的结论、定义都是那时的,事物发生了变化,不能用以前的结论来指导现在的事物,我们还要重新认识新的事物。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这个道理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0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第5个回答  2005-12-14
。“道可道,非常道;名哥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老子《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第一章的开头句,也是道经的总纲。它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为,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万物运动变化所依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概念还有以下内容:一、道体,即“道之为物”,是只有心灵才可以认识的客观实在,标志着宇宙万物的本原。道体的本质是“小”,是可以为心灵所认识的,其前提条件是修德,即必须使自我意识合乎自然法则。二、道性,即由道体所体现出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世界万物之所以发生、发展、转化、灭亡的根本法则。道性是客观的,其客观性是由道体的物质性所决定的。对道性的把握,决定于修道者的悟性也即理性思维。道的境界越深,悟性越高;悟性越高,识道的能力越强。所谓修德悟道,就是强调“修”、“悟”二字,修是修正,是要不断地扬弃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意识;悟是体悟,是要把直觉思维寓于理性思维之中,只有理性思维或者只有直觉思维都不可能获得真理。宗教源于直觉思维,唯物论源于理性思维,而老子的道德论是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识道是直觉思维,修德是理性思维。三、道境,即识道者通过反思默修所进入的忘却自我、没有烦恼、逍遥无碍的灵明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之名(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也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