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站着早读,可以吗?

如题所述

经过观察发现,要想提高早读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到:充实晨读内容;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读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明确早读任务早读要有明确的早读任务,早读的内容也不只是限于课本中需要背诵的部分或熟悉新课文等为主。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给学生增加一些古诗、儿童诗、和推荐的课外书等。我每天在学生到教室前就把早读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我很少用读xxx的形式来公布早读任务,二是采用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会大声读xx吗?比一比,看谁的声音最响亮!”“请你放开声音读第x课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等。二、早读方法不拘一格一般情况下早读都是孩子们自己读,反反复复单一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滋生一种厌烦心理和消极的心态,在这种消极心态下朗读,效率之低便可想而知。而且学生容易导致思想疲劳。实际运行中我们的早读增加了一些领读,课堂上有了领读,教师的领读,可以让学生体会阅读时的语速、感情、语感等多方面的技巧,这样比学生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所带来的收效要大的多。早读时我还尝试着以同桌两人小组为单位,或领读、或齐读、或自读、或对话读,互相带动,互相监督,学会合作朗读。尽管在早读上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有读书声,但没过一会儿声音渐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个不止一次谈起,但想不出办法来改变。我就让学生站在座位上读书,学生读的时候我巡视,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在读书,二是注意倾听学生读书的声音,大声读书的我就摸摸他的肩膀,让他坐下读书,早读结束的时候,我宣布凡是在座位上坐着读书的孩子可以在“二六班学习常规记录表”中加一分。有了第一次的加分激励,更多的孩子想坐在座位上读书,更想被加分,第二天早读的时候有更多的孩子能大声读书了。看到站在座位上读书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我也给同组的教师交流了我的做法。她们试过之后也感觉不错。实践证明,不论一个人的想法多么好,都要坚持,还要天天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付出以后的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