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贤之士对服装有什么要求?

如题所述

孔子是圣贤之士,他对穿衣有些规范,具体看以下方面。

孔子学说中君子穿衣规范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论语·乡党》

生活中,孔子是一个讲究很多的人,衣食方面都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讲究。其中,有的出于实用考虑,有的出于审美需要,有的则系遵循古礼而来。

不以绀?饰:不用绀(深青色)?(铁灰色)作衣服领口和袖口的边缘。有人说这是因为绀色用于斋服:?色用于丧服;也有人认为,古代崇尚玄色,担心绀?色掩盖了玄色;

红紫不以为亵衣:红色、紫色布料不用来制作家居服或者内衣。朱熹认为,红、紫都是中间色,颜色不正,而且跟妇女的衣服颜色相近。因此,不便用作上朝或参与祭祀的衣服;

当暑,???,必表而出之:夏季,在自己家中穿单层葛衣,但出门时一定要再穿一件外衣。这是为了遮住身体,防止薄透走光;

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羔羊裘皮,须用黑色;?裘,须用白色;狐裘,须用黄色。有人说这是为了内外衣服颜色相称,也有人说是为了适应不同场合;

亵裘长,短右袂:居家的皮袄,衣摆要长一点,但右手袖子应短一些。衣摆长些,是为了取暖,右手袖子短些是为了便于做事。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右手袖子比左手袖子短的道理,当另作解释;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一定要有寝衣,寝衣长度是身体的一倍半。寝衣指什么,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小薄被子,有人认为是睡衣。不管是小薄被子还是睡衣,比身体长一半的目的,都是为了睡觉时保暖,很实用;

狐貉之厚以居:冬季寒冷,以较厚的狐貉皮毛做坐垫;这是为了防冻保暖;

去丧,无所不佩:出了丧期,各种佩饰都不能省去。所谓佩饰,当指玉饰,这是为了符合礼制要求;

非帷裳,必杀之:除了朝祭衣服正幅如帷,不必裁去一些布,其他衣服都必须裁去一些布。这大概是为了节省布料吧;

羔裘玄冠不以吊:穿戴着羊羔裘皮衣裳和玄色冠冕,不能去参加丧礼。因为,那是觐见国君时所穿的礼服。吉凶不同场所,必须更换衣服;

吉月,必朝服而朝:月初,必须穿着朝服上朝。这是遵循礼制。

穿衣讲究,堪称繁琐至极。从情理上推断,很有可能,这是孔子学说中君子穿衣规范的完整表述,而不是他本人完全做到了的行为记录。至少,周游列国十余年,孔子有不少时间是在路途上颠沛流离的,一定有做不到的时候。

但是,可以想象,假如春秋时期有个“衣着杰出人士”竞赛活动,孔子一定是优胜者,榜上有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3

能叫圣贤的,在儒家系统里,只有尧、舜、禹、汤、周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基本官方认定的“圣人”就这么多。民间附会的“圣贤”多,像关公啦、朱子啦、王阳明啦、曾国藩啦,多为功勋卓著,或人格魅力大,但在古代都称不得“圣贤”

孟母林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孟母林东向与孟子林遥遥相望,占地578亩,山上山下遍植桧柏,古木葱郁、浓荫蔽地,墓冢累累,已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建国后划归曲阜)、孟庙内孟母殿、庙户营三迁祠(孟母三迁祠)等祭祀孟母的地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3
现在的圣贤对服装有要求吗?古代也一样的,按习俗穿着而已。
第3个回答  2019-12-13
古代圣贤之事,对于服饰的要求是很高的,每天必须要正衣冠才能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