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肤色真“黄”吗?

如题所述

古代西方旅行家对中国人的描述是“白皮肤的民族”

抛开中国人的整体肤色先不论,只要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经验,至少就得承认:有一些中国人的皮肤很白,而南方中国人里面有一些皮肤较黑。

事实上,古代西方旅行家在描述中国人时,有“白皮肤的民族”的说法,也有将中国人的肤色记录为暗白色、橄榄色的等等,而很少见到有“黄皮肤”的描述。现在一些西方游客到了中国后,首先吃惊的就是这里哪有黄皮肤的人呢?一个德国论坛的帖子这样写道:“我才去过中国。我很失望,因为没人是黄色的;-)

不,说些正经话,有些人的肤色甚至相当白。女人们拿着阳伞走在路上。很多人像南欧人一样是中褐色。”

实际上,在被称为“白种人”的欧洲人里面,只有北欧人的肤色整体较白,其它欧洲人的肤色并没有和中国人迥然有别,甚至往往比中国人的肤色更深。

因此,当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并认为自己是“黄皮肤”的时候,肯定不是出于纯粹的事实判断,而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干扰。…

中国人成为“黄种人”,是欧洲崛起的一个结果

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的版图中脱颖而出,这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造成了影响。对于人文科学来说,要探究欧洲为什么能崛起,“欧洲的人种更优”就成了一个解释;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欧洲的优秀表现左右了科学家们本该客观的眼睛,他们在划分人种时有意无意的将更好地词汇给了欧洲人。

于是,在十八世纪,把人类分为“红白黄黑”的人种学在欧洲诞生了。白色在欧洲有纯洁高贵等美好寓意,而黑色相反,所以欧洲人被划为白种人,非洲人被划为黑种人,而被认为文明程度介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东亚人,被分配了“黄种人”——黄色带有忧郁、贪婪、病态等寓意。…

中国人接受“黄种人”,却是出于阴差阳错

按说,“黄种人”是欧洲人对中国人的蔑称,为什么中国人要欣然接受呢?原来,中国文化中黄色不仅没有低贱的寓意,反而是高贵的象征。古时只有皇家才能享用黄色,中国人自诩为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被认为由黄河孕育。所以中国人接受“黄种人”并无阻碍,而文化中并不标榜黄色的日本人接受“黄种人”的过程就颇为曲折。不过这还只是一方面。真正让中国人强化“黄种人”意识的,是中西对立。

近代以来,中西对立就是中国人面对的一大主题。“黄种人”成为凝聚中国人并且与西方较劲的概念工具。这种较劲实际上源于中国人作为近代以来事实上的“边缘”群体,在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西方人时的不甘。

一个最好的说明例子是,那首彰显中国人“黄种人”符号的《龙的传人》,开头就是“遥远的东方”。为什么身在东方的人写歌词要写“遥远的东方”呢?这种逻辑上的矛盾,实际上透露了“黄种人”产生于“欧洲中心主义”,又被“欧洲中心主义”强化的“秘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