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如何杜绝?

如题所述

对于孩子的过于疼爱会让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染上了不少难以改正的恶习。有些家长或许还会以“等孩子懂事些再教也来得及”的心态来安慰自己。但家长的纵容并不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还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遭遇困境与坎坷。

而在孩子6岁前,家长就需要做好关于孩子习惯培养的工作。

著名的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想要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一定要在他6岁前。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就算家长再重视孩子,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了。


6岁前,孩子如果有这3种行为,家长一定不能纵容,要坚决说“不”!

1、得不到就动手

有些孩子因为对别人的玩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就想要得到别人的玩具,而往往很多孩子都不会自愿地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那么有些过于自我的孩子就会出现动手抢夺的过激举动,希望通过这样暴力的方式让别人屈从,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这样的粗暴做法只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阻碍,也会让孩子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作为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就需要先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得到允许之后才能够把别人的玩具拿来玩,或者是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也分享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双方都有玩具在手,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这个结果。


2、顺手牵羊

有些孩子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不自觉的去拿起来把玩,或者也会在不经意间把这些东西揣进自己的兜兜里带回家。之所以孩子会出现这种举动还是因为4岁的孩子其实还没有建立明显的物权意识和所属意识,他并不明白这些东西是别人的,自己是不可以擅自拿取的。

如果孩子这个习惯不改变,那么也会让孩子被别人贴上“偷盗”的负面标签。若是孩子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也习惯于顺手牵羊,那么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就会更加严重。不仅会让孩子被别人指指点点,也会让别人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强烈的质疑。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长大了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作为家长需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不可以随便去拿。尤其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如果做出这种举动是会被人误会的。家长需要让孩子建立起明确的界限意识,不能全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事。

3、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有些孩子因为在商场上看到更为新奇的玩具,就会拉着家长不肯走,希望家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往往家长会在充分考量客观的情况之后拒绝孩子的要求,但孩子却没有体会到家长的苦衷。


现在有些玩具确实价格也比较高昂,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确实也不能负担过高的玩具支出。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可以跟孩子先做好约定,比如说这个月我们只能在玩具方面花多少钱,如果超过了这个份额,那就要等到下一个月再买。

或者是用生动的语言跟孩子进行沟通,可以这样说:前两天买的小火车还在家里,如果你这么快就把别的小火车领回家了,家里的小火车会不会不开心呀?一般来说,孩子在听到这些话之后会仔细的考虑,慢慢放弃对新玩具的执著。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其实可以通过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一些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绘本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地把自己带入到其中的正面角色当中,并且认识到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4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及时纠正,如果孩子生气不改,那么就用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的。
第2个回答  2020-08-14
错误行为是没法完全杜绝的,但是在孩子犯错之后,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
第3个回答  2020-08-14
起先可以循循善诱,告诉他们这件事是不好的,如果这种方法没有用,后面可以采用轻微的体罚的形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