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坳陷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如题所述

(1)鄂尔多斯地区除边部地区外,内部广大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大于30000mg/L,最高可达96000mg/L,属CaCl2水型,该区位于水动力承压区,已发现的二叠系镇川堡气田位于此区。

鄂尔多斯西缘中部和东部靠近天环块坳部位,地层水矿化度一般在10000~30000mg/L之间,最高达37500mg/L,以CaCl2水型为主,间有NaHCO3水型,属供水区向承压区的过渡区。胜利井气藏分布于此区。

鄂尔多斯边缘地区,如西缘西部和晋西地区,地层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0000mg/L,以NaHCO3水型为主,位于供水区附近,水交替活跃,对油气保存不利。

(2)沁水块坳地层水相当活跃,地层水矿化度低含量高,水型多属Na2SO4型,反映为开放性,对油气聚集不利。

沁水块坳奥陶系地层水矿化度和水型围绕着块坳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裸露区矿化度为300~400mg/L,水型以HCO3-Na型为主。按照矿化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判断,块坳内矿化度有从边缘向中心增高的趋势。推测块坳中部地区矿化度为500~600mg/L,有可能出现封闭的Cl-Na型水,推断靠近块坳中心部位地下水封闭性相对较好。

沁水块坳石炭二叠系由于构造抬升,含水岩层埋藏较浅,尤其靠近块坳边缘区,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表现为渗入水的水化学特点含量高,矿化度低,如南端的晋城、阳城地区矿化度为300~900mg/L,东北端的阳泉地区为500~1100mg/L;水型主要为型。不过,靠近块坳中心部位的沁参1井,石炭-二叠系地层水分析结果:矿化度为2580mg/L,水型为型,说明由块坳边缘向块坳中心地层水矿化度有增高的趋势。

(3)济阳块坳。东营块凹全部为CaCl2型水。沾车块凹中,除块凸上(义和庄、孤岛、呈子口凸起等)是NaHCO3型水外,其余地方均为CaCl2型。惠民块凹中的阳信和王判镇地区为CaCl2型水,它们的矿化度虽然由于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凸起部位低于洼陷部位,但大多数地区其总矿化度一般为10000~20000mg/L,属中高等矿化度。这些地方都是济阳块坳油气藏形成及保存条件较好的地方。

由此可见,济阳块坳古生界油气藏多分布于水化学类型为CaCl2型水分布区,如惠民、东营、沾车等块凹都以CaCl2型水为主,其矿化度一般都在10000mg/L以上,属中、高等矿化度。古生界潜山高部位,地下水总矿化度低,Cl-含量低,多为NaHCO3型水,封闭作用时间短、地下水活跃,属于氧化环境,不利于油气聚集,即使有油气聚集,也多数因氧化而为稠油。

(4)黄骅块坳。孔西、孔东主断层及其附近,油较轻,气较重,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

南部地区属CaCl2(Cl--Na+)型水和区域水动力相对阻滞带,地下水矿化度从块凹边缘到内部逐渐增高,最高可达45000~53000mg/L,对油气藏保存十分有利。

枣园、王官屯地区中生界安山岩潜山油藏地层水矿化度普遍较高,为43000~53000mg/L,属CaCl2型水区,有利于安山岩油气藏的保存。

(5)冀中地区。文安斜坡位于文安块坳北部。该区位于地层水交替阻滞区,具有较为封闭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斜坡上带为7000~9000mg/L,斜坡下带(苏桥-文安地区)高达20000~30000mg/L,水型由型过渡为封闭的Cl--Na+型,总的趋势是由大城块凸向西部的文安块坳递增。文安斜坡一带为晋冀地区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苏桥潜山带及其以西地区,以及河西务潜山构造带,属于地层水缓慢交替和阻滞区,具有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水型以CaCl2型为主,矿化度为20000~30000mg/L,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已发现苏桥、永清奥陶系潜山油藏和文23井、苏20井两个二叠系油气藏。

(6)中原地区凹陷部位如临清块坳、东濮块坳主体部位,地层水矿化度高,一般都大于50000mg/L,平均为141290mg/L,水型以CaCl2为主,水动力条件弱,地下水呈缓慢径流至停滞状态,有利于油气的保存。

而隆起区如菏泽块凸、内黄块隆、阳谷块凸等,地层水矿化度急剧降低,一般小于10000mg/L,水型为混合型(Na2SO4、NaHCO3、MgCl2),表明地下水活动强,与上部大气淋滤水相通,保存条件不好。

(7)南华北地区围绕太康背斜带,地层水化学性质的变化表现为“中淡边浓”,往西南及西北方向浓度增大。太康背斜带大部地区矿化度小于6000mg/L,水型为NaHCO3,而往太康背斜带西南方向的临汝至周口一带,地层水矿化度大于50000mg/L,水型主要为CaCl2型,反映坳陷区低部位封闭条件好。

综上所述,在华北东部地区及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凡属于油气富集有利区,大多为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一般属于承压-弱径流区,中高等矿化度,大多属CaCl2水型。说明水动力条件,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型能够反映油气的保存程度,可以作为油气聚集及保存条件评价的参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各块坳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且参考前人的资料,建立了如下评价标准(见表3-5-10)。根据这一标准,各块坳的评价结果见表3-5-11。

表3-5-10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水化学特征参数评价标准

表3-5-11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水化学条件评价表

在上述盖层条件及水动力条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保存条件综合评价。在评价中除上述直接盖层的厚度和质量及水动力条件以外,还要考虑古生界目的层埋深条件及断层的发育程度。综合各项因素,建立了如表3-5-12的保存条件评价标准,据此,对工作区内各块坳保存条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5-13。

表3-5-12 华北地区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标准

表3-5-13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