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家如何发展政党制度?

如题所述

科斯(R. H.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为了减少或降低交易成本,将外部交易内部化,通过内部组织运作来替代市场交易,从而成为可以替代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然而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市场,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比较。因为企业组织成本会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所以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就会出现以下三种规律性的情况:当企业组织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替代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形式;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就会逐渐上升,一旦其达到等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规模扩张就停止,企业规模达到最优;但是如果这时企业仍就进一步扩大其规模,企业组织成本就会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市场就会替代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基于该理论的启示,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中观察到十分相似的现象。现在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欧洲和美国的政党制度,并做一比较。
在欧洲诸国,政党制度多为多党制。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三个以上政党并立,互相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多党制源于法国的大革命以后,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多党制在法国正式确立,以后,多党制陆续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所接受。目前,世界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多于实行两党制或一党制的国家。然而在多党制的实际运行中,我们却观察到欧洲政坛常常出现“小党永久执政,而大党轮流执政”和政府更迭频繁的尴尬局面。其原因在于多党制需要有三个以上并且力量大致均等的政党存在,在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关系复杂多元的背景下,其中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长期保持过量的政治强势。政党之间依靠选举的偶然胜利或与其他政党联合而执掌政权,因而多党制很容易出现政府更迭和政局动荡。转换到经济学的思考角度,将科斯的理论引入,我们可以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个政党之间,犹如不同的企业,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在有限的政治资源间相互竞争。由于“企业”的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实力不够强大,既无力收购其他“企业”,也无力单独打败主要竞争对手从而独立执政,所以“企业”之间就只能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即通过对各自利益的需求和供给间的“交易”来实现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这一点与产品市场上企业间相互交易商品十分相似,只是这里的“商品”不再是产品和劳务,而是“政治利益”。由于“政治利益”商品的特殊性,导致该市场的不确定性非常高,因而其市场的交易成本是非常高昂的。①各个“企业”,也就是政党,不得不通过将外部交易内部化来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从而也就出现了大党寻找小党组建执政联盟来执政的情况。但这种联盟并不稳定,因为它们组成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一“企业”,而更像是卡特尔组织,其成员之间常常出现违约博弈,导致政党联盟常常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引起政局动荡。
与之相反,美国的两党制就要好很多。两党制是指在一国之中存在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通过控制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政的制度。在竞选中获胜的一方,行使国家权力,被称为“执政党”或“在朝党” ;在选举中失败的党被称为“反对党”或“在野党” 。
通过对比明显看出在“市场”交易成本高昂的背景下,两党制的组织成本低于多党制,且效率更高。顺理成章的是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单一政党的政治制度就要更好一些呢?
再次从科斯的理论出发,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现实:在企业规模达到最优后,如果企业再进一步扩大规模,使企业组织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市场就会替代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因而,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关键在于衡量一党制情况下的组织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大小。依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国家该特殊“市场” 的具体情况不同,交易成本就不同,因而在此仅就美国的情况做一分析。
一方面,在美国,可能一党制真的使组织内部的成本大于了两党制的情况。另一方面,一党制的确有她的好处——她的稳定性是无与伦比的,对于急需安定团结的大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她是最适宜的选择。因而这就要考虑到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的发展方向了,是选择稳定的政治制度,从而大力发展经济,还是选择稳定性相对较弱但运行成本较低的政治制度。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之所以没有采用一党制也可能是由于她已经很发达了,在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与组织成本之间权衡,她选择了后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斯科的交易成本理论同样适用于分析西方政党制度的选择及其运行。这一点对于我们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作为 “要克服并超过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的社会主义文明,是新型的人类文明,它要吸收、借鉴人类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经济文明成果。因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无论是政党还是企业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自身运行的成本问题,使其资源分配合理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30
不讨论政治好不好庞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