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是姓氏时读什么?

如题所述

  亓(qí)姓出自复姓丌官氏,为丌官姓所改。据《姓氏寻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亓,古“其”字,也作“丌”。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为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笄礼是少年年至十五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的象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设有这个官职。丌官姓就是这种官的后代为记念先人而出现的,称丌官氏。后来,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后的改姓运动中,“丌官”复姓被改成了单姓“亓”。孔子在十九岁结婚时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后人。因此,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样,姓源相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20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 姓氏。
  出自复姓丌官氏,为丌官姓所改。据《姓氏寻初都演化成单姓亓。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 Qí 其,今音 Jī 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为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当时,笄与亓相同),笄礼是少年年至十五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的象征。因此,古人十分看重这个仪式和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设有这个管职。丌官姓就是这种官的后代为记念先人而出现的,称丌官氏。后来,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后的改姓运动中,“丌官”复姓被改成了单姓“亓”。孔子在十九岁结婚时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后人。因此,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样,姓源相同。
  得姓始祖:笄(丌、亓)官。春秋时,各个诸侯国都有笄官这个官职,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
  “亓”是古代“其”字的一种较早的写法。
  “亓姓”,也就是“其姓”的另一种写法。只是后来这一写法被家族沿用下来,就成了“其姓”之后的另一姓氏。
  其姓是以地名为姓,战国时齐太公后裔有其氏。但唐代时有亓志绍。
  古语云:“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子亓慎之”
  ------《墨子》 [编辑本段]亓字源流考 “亓”字的产生演变源远流长。最早当由“丌”字衍生而来。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丌部》:“丌,下基也,荐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属皆从亓。读若箕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平而有足,可以荐物”。“荐”古指祭祀时,献牲祭品。丌即指古代放置祭品的祭器。《说文解字注》又曰:“字亦作亓。古多用为今渠之切之其。<墨子>书其字多作亓”。段《注》谓丌、亓为“其”之古字。宋代丁度《集韵》:“其,古作丌”。《康熙字典》其条下谓“古文丌、亓。查古今书证丌与亓最早见于先秦古文献,方述鑫撰<甲骨金文字典·丌条>:反臣丌宗主”。汪仁寿《金石大字典》丌条下引亓字见于《古泉汇》。此外,先秦古证还有《穆天子传》:“赤鸟之人丌”。《墨子·公孟》:“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至两汉时期其字古文丌、亓则多出现于金石碑文之中,如《泰山都尉孔宙碑》:“於亓时雍,抚兹岱方”。
  秦汉以降,作为其之古文的丌、亓二字的用法则渐少见,已为“其”字替代。倒是作为姓氏用字而更多地出现于魏晋及其后的典籍文献之中。
  综上所述,亓字源于商周时期之甲骨金文,不可不谓源远也。而作为姓氏用字则晚于秦汉,始于中古时期之魏晋,直至今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19


出自复姓丌官氏,为丌官姓所改。据《姓氏寻初都演化成单姓亓。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 Qí 其,今音 Jī 姬)”。
第3个回答  2010-07-19
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 Qí 其,今音 Jī 姬)”。
第4个回答  2010-07-20
QI 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