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冰窖是怎样做成的?

如题所述

古代的冰窖是选择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挖掘而成,寒冬取冰放入冰窖存储。

古代的冰窖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官办冰窖多选择砖石砌筑的拱形进行挖掘建设,形成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众多冰窖所存之水,均取自城区、郊区的天然水域。

三九天正是打冰时节,当冰冻到约一尺厚时,用专门的铁制工具(时人称为冰镩)将湖面上的冰分割为长方块。长约三尺,宽约二尺多,装上大车运往冰窖储存。夏天时方可将冰块取出使用。

扩展资料

古代的冰窖不会使得冰块融化的原因如下:

1、古代的冰窖都建在地下,一般是在地表5米以下,利用了泥土不导热的原理。

2、冰窖一般建立在干燥、杜绝阳光、透气性好的地方。

3、冰窖特意修建成较为密闭的形式,减少温度的损失。

4、冰上还覆盖杂草、棉被、可以起到阻碍热量交换,尽量把吸热量降到很小的程度。

5、冰窖的地面铺设了带槽地砖以及水井,可以把底部融化的冰水可以导入到井里,既可以起到降低来自地底的地热,又可以避免冰窖室内地面浸泡在水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冰窖要选择在接近水源、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和避光的地方。窖深一般为4m左右,长宽根据贮藏前的数量和具体条件而定。冰窖若短期使用,可将窖壁直接挖成斜面,即窖口比窖底稍宽,长期使用则用砖和水泥砌成墙壁,窖底要设置排水道,并与外界下水道相通。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5-06-20

  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共有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冰窖为主体的有两处,一是雪池冰窖,一是恭俭冰窖。雪池冰窖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康熙年间。《藤阴杂记》记载:“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如期告竣,令同知陈元龙送归新第。”见蔡纪恩诗。康熙万寿盛典:又前过石桥,进雪池红门夹道,灯廊数百,半道左右鼓亭各一。雪池冰窖是皇家禁地西苑冰窖,位于北海东门与景山西门之间的陟山门街路北。雪池冰窖当初共有6座冰窖,现存之冰窖,乃康熙年间重修的。雪池,典出“雪窖冰天”,是冰窖的雅称,为地下建筑,地面上只露出1米来高的四壁,无窗,窖顶是人字形的起脊双坡,覆盖琉璃筒瓦,内部为拱形,很像一个地下城门洞子,冰窖的墙体和拱券全部用砖砌筑而成,白灰勾缝,非常坚固。内部空间长25米,宽10米,高10米,窖门有1米多厚,密封隔热性能非常好;大约能盛2500立方米冰,6座冰窖大约能盛15000立方米冰。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1、古代的冰窖都建在地下,隔绝阳光和空气,冬天时候把冰放进去,由于冰窖基本不通风,切无光照,深于地下,所以热量很少传导进去,可以长时间保存冰块。
  2、老北京时冰窖分为两种,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二者加起来,得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又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一类是为官衙或王府服务的吏用冰窖。现如今,民办冰窖早已无处可寻了,官办冰窖至少还有3处尚完好保存着,一在紫禁城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一般是在地表5米以下,干燥,透气性好的地方建冰窖。古代人经常用其储藏时令蔬菜(食物),富人或者官员就拿来储藏冬天的冰块了```
原理“由于在要储藏的物体上面覆盖杂草,棉被,因而可以起到阻碍热量交换的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