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蕴?

如题所述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人类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意义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

宗教
佛教

包含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中文名
五蕴

版本零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

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

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碱、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9
五蕴,旧译五阴或五众,佛学术语。五蕴的意思,根据《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五蕴是指以下五种[1]: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编辑] 巴利佛经的相关解说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有详细的解释。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2]。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四大种[3];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4]。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5]。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6]。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7],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8]。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与“想”类似,佛陀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10]。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1]。与“受”类似,佛陀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12]。
[编辑] 大乘佛经的相关解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13]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基于《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而对五蕴的相关深入探讨,以及五蕴与上述三经中佛教相关名词的对应关系,可见于东岐明对于儒家、道家、佛家共通修持基础的相关研究[
第2个回答  2010-06-19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一切看得见的形象,叫“色”。
一切痛苦或快乐生起的感觉,叫“受”。
一切由这些感觉生起的思想,叫“想”。
一切思想所引起的心与意志的使用,叫“行”。
一切由感受、思想、意志得到的意识,叫“识”。
色、受、想、行、识并不难理解,例如:
我们在山里看见一朵花,是白色喇叭形的,这是“色”。
我们觉得这朵花很美,心里很喜欢,这是“受”。
我们想到这朵花如果能供在案上,或者送给情人一定很好,这是“想”。
我们认同了这朵花,真的采下来送给情人,这是“行”。
我们从此知道,这种花名字是“百合花”,是用来象征纯洁的,这是“识”。
本来,自由自在开在山上的百合花,只是一朵花、一个存在、一种自然,却由于我们自己色、受、想、行、识的经验,累积了许多心的投射和附加意义,使我们喜爱百合花胜过了荆棘。其实,在山上,百合与荆棘都是一种存在,是平等的,我们以知识的幻象,使它们变得不平等了。
人的一生被形象、感觉、思想、意志、意识所左右而产生了许多偏见,就失去真正的清净与包容。
我们珍贵钻石,轻贱木炭,不能了解钻石与木炭是一样有价值的。
我们喜爱莲花,不爱芋叶,不能体会莲花与芋叶都是很美的。
我们欣喜白天,恐惧黑夜,不能观见由于黑夜的沉寂才使白天灿烂。
我们喜欢秋蝉,却厌恶苍蝇,不能明了秋蝉与苍蝇都有生存世间的权利。
我们欣赏蝴蝶,鄙视毛虫,不能真实认识所有的蝴蝶都是毛虫的蜕变。
我们疼惜名种狗,厌恨街上流浪的狗,不能体贴它们同是有情的众生。
把这种观点放在人间,我们看到一个人往往看见人的长相、他给我们的感觉、他的学历、财富、地位,往往不能如实的看见一个人的本质。只有我们能放下一切偏见和预设的立场,才能清明的照见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在五蕴中浮沉的人,就不能照见。
不能照见,就不会有生命的空间。
没有生命的空间,就没有自由。
一个乐师,纵使找到一根千百年难见的木头,如果想把它做成乐器,只好把它挖空,内在全部舍弃,它才能容纳并放出音乐。这是为什么所有的乐器,都是由于中空,才能演奏美妙的音乐。
只有空杯才能倒水。
只有空屋才能跳舞。
只有空心,才会对人生宇宙有真爱。
一条蛇要蜕变长大,必须留下它的旧皮。
一只蝶要飞翔,必须放下它的蛹。
要达到心灵的完整,要先进入空无。
惟有打破五蕴之后的自由,才是全然的。
以全然的天真来过起伏不定的生活,以全然的单纯来经验苦乐无端的生命,以全然的洞见来观照波涛汹涌的人生历程。
那样全然的出入自在,就能不住色、香、味、触、法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全然的空性与自由里,还有什么可以执著呢?
第3个回答  2010-06-19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包括了人的身心全部。

色:积聚。受:领纳。想:取向。行:造作。识:了别。

其中色是物质方面的,受想行识都是心理、精神方面的。

五蕴,旧译五阴或五众,佛学术语。五蕴的意思,根据《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五蕴是指以下五种[1]: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编辑] 巴利佛经的相关解说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有详细的解释。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2]。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四大种[3];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4]。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5]。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6]。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7],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8]。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与“想”类似,佛陀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10]。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1]。与“受”类似,佛陀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12]。
[编辑] 大乘佛经的相关解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13]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基于《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而对五蕴的相关深入探讨,以及五蕴与上述三经中佛教相关名词的对应关系,可见于东岐明对于儒家、道家、佛家共通修持基础的相关研究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9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