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高中数学选修再学高中奥数学容易好?

如题所述

为什么说可以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

事到如今,为了打消高中生的种种疑虑,我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简言之,我回答两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写学习类的文章?
它们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在这之前,先澄清一件事,其实我应该在写第一篇《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之前就和你讲清楚。之所以拖到现在,原因如下:
如果说,写文章的根本原因是对制度和教育手段的失望,那么就有理由担心,作为读者的你,会因此放弃学业,“反正方法都不对,教的都很烂,那我还学什么?”

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今天还是写了出来,因为很多人表达了同样的困惑,也为了让你重新审视书包和课桌上的一切。记得一条,你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教的不好不是自己不学习的理由。教育方法的卑劣是他们的错误,不是你的。不可以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此外,如果不想你的孩子将来和过去的我们一样痛苦,那么你今天的努力,就可能会促成未来的根本变革。

首先,我想先解释一下“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 从前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大学工业园,致力于把大学的研究成果及时的推广到工业界,最终发展成硅谷。此外,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附近,都有星罗棋布的科技公司,IBM, Microscoft等大公司也会把分公司开到名校附近,以方便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这就是教育产业化本来的意义。

到了中国,教育产业化就全都变味了儿。教育本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是zf必须提供的一种服务。然而,你肯定听过“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这些所有的费用,就是把一种公益事业应有的投入,转嫁到爸爸妈妈头上。这本身就已然很不对,然而,这还仅仅是只是早期的轻微例子;真正把教育从公益性变成产业化的不是这件事。

所谓中国的教育产业化,就是把教育,从公益性,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变相出售产品,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就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更谈不上教给我们真知灼见了。换句话讲,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能让掌控资源的人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而不管哪样教育方法能让我们收获最多。

你可能不信。容我搬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老例子,新华书店。在中国,只准国营新华书店卖教育教辅类的书,不准民营的卖。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卖这些书占了太多的利润。之前的统计数据是,中小学教辅书占大城市新华书店70%的收入,小县城新华书店90%的收入。回头想想,会不会觉得不正常? 这个世界的知识浩如烟海,有文学有艺术,有理学有工程,有计算机有经济,有法律有社科,每一样的知识都远远大于中小学的含量,为什么占据知识总量微不足道的中小学知识,却占据了营业额的大部分? 这个问题的解答放到后面,先看第二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新东方。2010年,新东方年净收入3.8亿美元,利润约9400万美元(利润率不低吧)
想想看,不就是英语吗,怎么赚了这么多钱?还在美国上市。英语公认比汉语简单很多,每个英语国家的人都会讲。我们这么努力的学英语,其实早应该水平得很好了才是。为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费力经历12年的长周期,除了大城市少数准备出国的或国外经历的学生,很多人还是只能半天读一小段文章呢? 有没有想过,如此努力,却没有收获,可能是路子不对?

也许你会觉得,正因为多年的传统路子不对,所以新东方才这么热门吧。那你又想没想过,既然新东方能帮人学好英语(这是个假设),为什么不干脆把它的方法作为标准,直接全国推广呢?

这两个例子都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教育产业化导致了完整的利益链和庞大的利益网,有人不能让利益链断掉。作为代价,牺牲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你的判断力,你的智慧。
两个类比。回想一下小学时代的数学。仅有加减乘除,以及分数小数,没有教有理数,没有实数复数。难点仅有一些应用题,然而应用题是应用而已,经常暴露出来的缺陷只是读不懂题,因为题目写的很拗口。为什么拖了6年?如果你现在乘坐时光机,去帮助小学的时候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让自己学习?

即使只学了这么一点加减乘除,想想看,自己到底做了多少习题作业?花了那么大把时间,最终学到了只是这么点知识,值得吗?

我想坚持一点,就是说这些是方法的问题。但并非你的方法,而是教育大方向的问题。教育的方法,在教育产业化的框架下,不能让利益链断掉,每一册习题集,口服液都是一个利益链。如果你有一个轻松应对的方法,利益链就断掉了。你无需再买无数的习题,就能学好。所以不能让你轻松,你轻松了,脑子就会飞,你飞了,就总会找到好方法。

插一句,既然6年学这么点数学的确很慢,你可能奇怪,为什么美国也这么干呢?其实这一点上,中美没有可比性。在美国,小学下午3点就放学,几乎没作业,却有各种活动,棒球橄榄球,或者其他的音体美,基本上处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状态。因为没有必要人人都懂数学。即使背不会99乘法表,对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买单的时候全都是电子结算,况且会按计算器,还不是一样吗?何况稍微复杂的计算错误率就比口算要低。因为有了个人自由意志,所以喜欢数学的孩子,就可以充分的发挥(没有人喜欢被迫) ,如果发挥得足够好,没准就发明了计算机——毕竟计算机的发明人都在这些教育自由的地方啊!

所以,美式的想法是,给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空间,大多数人享受科技成果。对于自主选择数学作事业的人,学数学的同时获得快乐。只有这样,大的发明创造才有可能。因此,美国不会让所有人都短期内学完数学,甚至不用让人去背诵乘法表。经济学里有个“比较优势”的概念,就是说,要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效率的总和才会最大化。
现在我们至少理解了为什么美国不要求很短时间内学完小学数学。回到中国来。这中间不只是知识量的问题,而是教育大方向的问题。反正最后都只收获了加减乘除,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习题?做得再多,最后对于人生的任何生活都没有用。

这就回到了教育产业化的问题——绝对不可以让利益链断掉。 那些习题,编来改去,说到底都是一样的东西,掌握了即可。然而却要反复的做来做去。这就好像一个人,本来是要前行,慢慢的长跑达到终点,现在却被限制在一个小区间里往返跑。

也许小学的例子还不明显。如果你有哥哥姐姐上大学,问问他们,觉得大学的知识量比高中初中怎么样。如果说,大学的知识(包括所有的广义的知识,解题,学习等)都有办法掌握,而且不用那么多习题册习题集,为什么中学学习还是反复蹭,来回跑呢?

至少现在你可以相信一点,就是大学的知识内容要多很多,但是学习方法很不同。相对而言,大学的方法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足够的信息。然而,由于之前没有做任何准备,就很容易跌跤。

这也是教育结构的问题。中学和小学的数学就没有衔接,感觉一下子上了一大个台阶,让人一下子不知所措。高中和初中也没有衔接,一下子提升了N个难度;大学较高中也一样。这样的结果是,即使升学成功,开始的时候也要很疲于应付。

有教材的原因。比如经典的物理学教材,物理学家德国人顾莱纳一个人可以写一个系列,或者前苏联的诺奖得主朗道也是。一个理解很透彻的人,写出的书才连贯,深刻,同时兼顾浅显易懂。目前的教材往往敢写是“本书编写组”写的,这在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写下的书负责,本书编写组,连名字都不敢说,怎么能负得起责任呢?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将信将疑,举个已故的孙维刚老师的例子。 当时他所执教的是北京是22中学,在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名校云集的北京,实在不算什么。90年代就北京就有20所市重点,然后是区重点,再次是区二类。22中那时是区二类,后来由于有孙维刚老师,才渐入佳境。在这样的学校里,很多都是就近入学。然而他教的学生,即使最普通的学生,也可以从初中开始,2年学完初高中的数学,一般可以半年学完3年的知识,一个班里可以1/3全国数学联赛获奖,一半升入北清,后来还有一些人成为了博士(扩招前),那是他们做中学生的时候不敢想象的。

这一切都可查。他到底是有这么神还是什么? 如果真这么好,为什么不推广呢?

答案和新东方也不推广的原因差不多(假设新东方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多优势,虽然已经沦为印钞机)。新东方有自身的原因,如果推广了,那么它们自己就不赚钱了,而那些编习题的人等等也没法赚钱了,这是双输。对于孙维刚老师,其实当时想过要推广的,却赶上了推行教育产业化(问问年纪稍微大的人,他们当时没有那么多习题,几册就够了,更不用花那么多钱)。如果推广孙维刚老师的方法,那么广大的利益链,又会断掉。所以推广就不了了之。当然,他教的实在太好,还是给他一些荣誉。然而推广他的方法不是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吗?

我第一次听说孙维刚老师,正是从22中的学生那里,那时他已经过世。我意识到我的方法也许和他有共性。但是我做不到他那样让人感到有趣,除非自己当班主任——写趣味的东西实在太花时间了,而且最好是像他那样从初中开始直接打基础,因为高中一上来就很忙了。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依然心里清楚,对于中学教育,的确可以不痛苦,而且在短时间内就结束这场无谓的战斗。

在那之后,你就有了自由和时间。越自由,就越可以思想,解题就越灵活,越轻松。你可以读你想读的书,交你想交的朋友,追求你心仪的伴侣,或者进一步涉及更高等的知识,抑或锻炼身体。。。总之,绝对不是来回踱步,踯躅不前。

这样下去以足够的效率充实自己,渐渐就会形成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对社会的现象有了判断力,知道什么是不正常的,什么令人发指。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当作事业:如果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做的事,就好象天天不用工作一样。

至此,开篇的两个问题,我希望已经回答清楚。表述略长,希望更多人耐心去理解本文的逻辑和主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