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是哪个人物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中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是吕布。

三姓:指的吕布本姓吕,为丁原义子也可姓丁,做董卓义子又可姓董。故此有三姓。

家奴:贬低之语,义子虽名义为子,却跟养子不同,并无家庭财产继承权。演义里以此讽刺吕布虽为义子,但实际说白了还是董卓家的臣子,不过区区家臣,不过名义上好听罢了,终究是为他人做嫁妆。而用家奴代替家臣或者臣子,以示对吕布几认义父和从贼的不屑与蔑视。

吕布(?-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 《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

三姓家奴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典故,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这句贬损人的话,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杜撰素材。

史实典籍中,并无关于吕布“三姓家奴”一说,系民间传说过程中杜撰而成,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忠、义、孝”的反面体现之一。


扩展资料:

吕布的形象中,方天画戟是显著的标志。但吕布用的是矛而非方天画戟。新版《三国》中吕布用的戟实际也是到宋代才出现的“戟刀”。三国时,戟是军队中的标准武器,从战国开始常用“持戟”一词作为士兵的同义词。

吕布为刘备解袁术大将纪灵之围时,在营门树戟一只,约定双方,如射中小支,则袁、刘解斗。吕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戟的小支原是横枝,整个戟呈“卜”字形。到了三国时,横支逐渐弯曲上翘,减弱了勾的功能,增强了刺和叉的功能,称为“雄戟”。

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说明小支上翘后,叉法威力大增。戟是制式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官渡战前,袁绍檄文称自己的部队“长戟百万”,此说虽有夸张,但也说明其装备之多。袁绍有大戟士700余人为左右随从。

戟分长短,短戟又称手戟。手戟是单手握持的短柄戟。曹操年轻时,私入中常侍张让室内,被发觉,舞手戟自卫。典韦喜好手持大双戟。军中谣谚:“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说明典韦手戟每只重40斤,折合今8.9公斤。

手戟也可投掷。董卓拔手戟掷吕布。典韦手持10余只戟,敌至5步,大呼站起投掷,无不应手而倒。孙策席间向严舆投掷手戟,严舆当场死亡。虎伤坐骑,孙权投掷双戟,虎受伤而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姓家奴

百度百科——吕布

人民网——文史>>《文史参考》>>文史参考第10期——吕布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吕布。

三姓:指的吕布本姓吕,为丁原义子也可姓丁,做董卓义子又可姓董。故此有三姓。

家奴:贬低之语,义子虽名义为子,却跟养子不同,并无家庭财产继承权。演义里以此讽刺吕布虽为义子,但实际说白了还是董卓家的臣子,不过区区家臣,不过名义上好听罢了,终究是为他人做嫁妆。而用家奴代替家臣或者臣子,以示对吕布几认义父和从贼的不屑与蔑视。

三姓家奴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典故,特指吕布。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

史实典籍中,并无关于吕布“三姓家奴”一说,系民间传说过程中杜撰而成,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忠、义、孝”的反面体现之一。

扩展资料

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

吕布出身寒微,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省部级高官,也算是事业有成。可是吕布最终失败,被曹操擒获,一刀砍掉了脑袋。不但如此,还被世人称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在《三国演义》中更被张飞耻笑为“三姓家奴”,从此被钉死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吕布不厚道,主要就是说当年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归降,结果吕布一刀把丁原给杀了。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吕布又把自己的义父董卓给杀死了。就算董卓并非吕布真正的父亲,可是毕竟有义父这样一个道德约束在,让很多人所不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姓家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03
吕布
指的吕布本姓吕,为丁原义子也可姓丁,做董卓义子又可姓董。故此有三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