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认识传统节日

如题所述

一、利用环境创设,突现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氛围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传统节日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特点以及传统节日的内容,并遵循科学性、时代性、渗透性、能动性的原则,通过让孩子感知、体验各种传统民俗节日氛围,初步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和各地过节的风俗。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在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共同布置具有节日特点的教室环境、校园环境。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通过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版面、生动有趣的广播、形象真实的实物展台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让环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揭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楼道内的墙面和楼顶布置上,我们选取了节日教育的主题、每年级组一个教育主题,如小班组是春节和元宵节,中班组是是端午节和重阳节,大班组是清明节等,让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每个节日的氛围。另外在每一个节日里,对全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布置,让孩子们在整个大环境中体验到节日的欢乐,比如:在春节前夕,我们在各楼层的走廊上悬挂自制的灯笼、鞭炮,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幼儿园一角,创设环境,收集不同式样的粽子,摆放出各种馅料,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而且还让幼儿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风俗活动。
二、利用主题活动,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根本,每一个节日主题活动的开展都会让幼儿益匪浅,当然也需要做好细致的活动方案。比如在元宵节时,我们设计了画花灯的画展、做元宵、吃元宵等等的系列活动。再如开展端午节的活动中,要求幼儿收集大量的有关端午节的相关资料,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幼儿确实能更全面地感性地认知端午节。但如果仅仅如此而已的话,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则无法实现,更不能感性的体验到节日的魅力。因此应在幼儿自发自主收集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活动、美工活动、语言活动、音乐活动、亲子活动、情景游戏这一系列不同的表现形式,促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的感受和能力,对端午节也有了更直接的体验。
三、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长河的源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该和每位家长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文化教育的桥梁,使节日文化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我们采用“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主题墙”等形式并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向每个家庭发放了“节日调查表”来了解家长对传统节日的来历知多少,搭建家园之间相互交流传统节日的信息平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