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数?

如题所述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常用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除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接近于1外,其他如电动机、变压器、架空线以及电气仪表的功率因数均小于1。如交流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2~0.3;在轻载时均为0.5;在额定负载时均为0.7~0.89。不带电容器的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45~0.6。负载的功率因数低,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1)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的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因为电力系统内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长期超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运行。所以当电压和电流都已达到额定值时,功率因数低便造成设备有功功率的输出较少。同样容量的设备,功率因数越低,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少。
(2)引起电力系统电能损耗增大和供电质量降低。对输电和配电线路来说,线路中的损耗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当输送同样大小的有功功率P=IUcosφ时,功率因数cosφ越低,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P/Ucos φ就越大,而线路的电能损耗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增加的。
另外,当功率因数降低,线路电流增大时,势必造成线路中电压降增大,这将导致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低。若要满足末端用户电压要求,则线路始端的电压就要升高,从而会使整个线路的供电质量降低。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提高用电功率因数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做到在同样发电设备条件下,提高发电能力。而且可以减小电能损耗和提高用电质量,它是节约用电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
功率因数低,表示无功功率需求量大,因此,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是减小电网中总的无功功率。各工矿企业中所需要的由电网供给的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约占70%,变压器约占10%~15%,其他为架空线路等。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分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两种。
当采用降低各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来提高功率因数时称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若采用产生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称为无功补偿法。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办法有:合理配用异步电动机,即避免“大马拉小车”,降低轻载运行电动机的电压;限制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合理调整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消除变压器的空载现象等。
无功补偿是指在用电负荷处,装设一些能供给无功功率的设备,如并联电容器或并联同步补偿机(相当于容性负载),就地供给无功功率,以减小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由于并联电容器较同步补偿机经济,且有损耗少,维护运行方便,故障容易检查等优点,所以在电力网及工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矿企业电网中的负载大多数是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之所以很低,是由于电感性负载本身需要向电网索取一定的无功功率来建立交变磁场,这就导致整个电网功率因数的降低。但并联电容器后,电感负载需要的无功功率就有一部分从电容器获得补偿,即电感负载所需的磁场能量不再全部由电源供给。这就减少了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
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
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的容量QK,可根据负载有功功率的大小,负载原有的功率因数cosφ1及提高后的功率因数cosφ来决定,其计算方法如下:
设有功功率为P,无电容器补偿时的功率因数cosφ1,则由功率三角形可知,无电容器补偿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
Q1=Ptgφ1
并联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并联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
Q=Ptgφ
由电容器补偿的无功功率QK显然应等于负载并联电容器前后的无功功率的改变,即:
QK=Q1-Q=Ptgφ1-Ptgφ
=P(tgφ1-tgφ) (式1)
其中:
tgφ1=sinφ1/cosφ1=√1-cos²φ1/cosφ1
tgφ=sinφ/cosφ=√1-cos²φ/cosφ
根据(式1)就可以算出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将:
QK=U²/XC=U²/1-ωc=U²ωc
代入(式1),有
U²ωc=P(tgφ1-tgφ)
C=P/ωU ²(tgφ1-tgφ) (式2)
为提高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可在三相电路中按“△”或“Y”接入电容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