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信阳毛尖滞销,假信阳毛尖泛滥?怎么区分?

如题所述

以信阳毛尖为例,其因为产自信阳茶区而被称为信阳茶,但其实茶树品种分很多,主要是两大类:本地种(也叫本地群体种、旱茶、旱种),外地引进品种(福鼎大白、白毫早、福云6号、乌牛早、碧香早、平阳特早、信阳10号等)。而这些品种在信阳茶区各有种植,所制成的茶都可称为信阳毛尖(茶),所以才有了本地旱种与外地引进品种的口感之争,很多人说只有本地旱种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信阳毛尖。 

一般茶友如何能分辨出哪是本地旱种呢?确实非常困难,那难道外地引进品种种植在信阳茶区就不能叫信阳茶了吗?当然不是。

口感的变化是因何而来?爱茶的朋友都知道,影响口感的因素特别多,比如采摘时间、工艺、海拔高度等等,当然还有品种,不同的品种所表现出来的口感就是不一样,这没什么好争辩的。

以信阳毛尖为例,信阳10号的口感比较好,但是福鼎大白、福云6号的饮用滋味就比较淡,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口感也在变好。但本地品种发芽要晚于外地品种,最长的能有10天之多,那本地旱种是不是很吃亏?

所以本地旱种的产量一直在走低也就不奇怪了吧?放着外地引进品种那么好的收益,茶农没有理由拒绝。

信阳本地种是在长期的自然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品种,因为抗性强、耐寒、耐旱,所以在很多大山里还在种植,但并不是茶农不想换成外地引进品种,而是外地引进品种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或者经济效益不佳。可能大山茶也是本地旱种仅存的“遮羞布”了吧?

明明本地旱种品质更优秀,口碑更高而且还兼具传统与城市名片的作用,却落得如此这般田地呢?这便是茶行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了。

茶农只是种植的人,而茶农会选择将鲜叶卖给鲜叶商贩,商贩会将鲜叶分级集合在一起,卖给各大茶场,大一点的茶场便会自己有专人负责鲜叶的收集。

问题就出在鲜叶分级上:大部分茶商在收鲜叶的时候都不会严格区分品种,以至于多品种混合的情况十分常见,大一点的茶区都会有自己的鲜叶市场,大部分商贩只会按照在市场上收集的成本来区分等级,鲜有人区分品种,甚至可能他们自己都无法分辨品种。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单一品种的茶会贵的原因。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拼配,再正常不过了,很多本地旱种之所以会被单独分级,是因为可以当成优质原料拼配进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