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流程

如题所述

隧道施工流程如下:

1、大管棚、小管棚超前支护施工。

大管棚施作的主要内容:施作导向墙预埋导向管,设置钻机平台,测定孔位,钻孔,钻机退出,注压浆,封孔。超前管棚安设后,用速凝砂浆封口,并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采用KBY-50/70型注浆泵注浆。

2、系统锚杆施工。

系统锚杆采用的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4m(径向)或5m(内侧水平),环向间距为1m,采用风钻钻孔,钻孔直径为Φ40mm。

3、钢拱架支撑施工。

在加工场地放出大样,采用弯曲机分节加工制作,主要在安设控制(中线、高程、垂直度)质量,施工中主要采用支距、悬距法来控制。

4、钢筋网施工。

主要注意控制加工尺寸和把每块网片连成整体。

5、临时支护的施工(临时侧壁支护、临时仰拱)。

临时侧壁支护采用I16型钢拱架纵向间距与主动一致,网片尺寸15×15,采用Φ22mm砂浆锚杆,Φ50小导管超前支护的一个临时支护体系。

6、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隧道工程永久性承力结构的一部分,对提高隧道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衬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拱部的二次衬砌,一个是下部隧底的仰拱衬砌。

7、洞内、外(防、排)水体系的施工。

洞内的防排水体系质量一定要严把关,要遵循洞内、外;永、临防排水相结合,特别是排水半管的安设及泄水孔的位置、深度、角度,通常也是被我们疏忽的一个工序,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隧道的地下水处理是关系到以后运营安全的一道重要工序之一。

扩展资料:

为确定隧道位置、施工方法和支护、衬砌类型等技术方案,对隧道地处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等水文情况要进行勘测。

在隧道勘测和开挖过程中,须了解围岩的类别。围岩是隧道开挖后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的周边岩体。围岩分类为依次表明周围岩石的综合强度。中国在1975年制定的铁路隧道工程技术规范中将围岩分为6类。7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应用较广并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的为巴顿等各种分级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4

隧道施工流程如下:

1、管棚。由于隧道施做洞门时候都是浅埋段,所以必须增加支护措施,洞口开挖,然后施做导向墙和大管棚,以防止浅埋段塌方和冒顶。

2、开挖前需施做拱顶沉降和超前地质预报,确保前方围岩的沉降的可控性和可见性。

3、开挖和支护。ⅣⅤⅥ级软弱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围岩很差情况,考虑分部开挖法,围岩完整性较好,节理不发育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主要流程:开挖-出渣清危石-素喷混凝土-立钢架-锚杆和钢筋网片-网喷混凝土。

4、初期支护施做完,开挖仰拱。流程:初期仰拱支护-绑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

5、二衬施做。流程:清理初支面-挂防水板土工布-绑钢筋-固定二衬台车-浇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