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吐蕃交战在安史之乱之前,都是什么样的局面?

如题所述

唐朝建立后不久,位于西南的吐蕃也日渐强大,并逐渐成为唐朝最强大的对手之一。安史之乱前,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基本局面是两者时战时和,唐朝基本能占据上风,吐蕃处于被压制的一方。但随着唐朝逐渐由盛转衰,吐蕃逐渐开始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唐朝与吐蕃战争局面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唐朝采用和亲与战争软硬兼施的策略,使得吐蕃向唐朝称臣纳贡。唐朝建立初期,名将如云,武力强盛,频繁发动开疆辟土的对外战争。而崛起中的吐蕃作为一方霸主,也热衷于通过武力扩张地盘。为了争夺青海与西域,唐朝与吐蕃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争。

贞观十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出动20万大军进攻唐朝的藩属国吐谷浑,唐朝派大将侯君集带领5万人马,就击败了吐蕃进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由此全面缓和,吐蕃向唐朝纳贡称臣。

唐高宗与武则天在位期间的唐朝与吐蕃战争局面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互有胜败,唐朝还能勉强保持战场优势,但也非常吃力。松赞干布去世后,禄东赞掌控吐蕃大权。他再度掀起侵略扩张的浪潮,吞并了唐朝藩属国吐谷浑,并进一步向北进攻西域。670年,唐朝派遣大将薛仁贵西征吐蕃,结果在大非川之战中遭遇重大失败,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之后吐蕃乘机攻占西域安西四镇。

武则天登基后,692年组集大军出击,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领兵大破吐蕃,重新夺回安西四镇。

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吐蕃战争局面

唐玄宗时期,唐朝与吐蕃持续进行了多年连续不断的战争,纠缠对峙,唐朝的优势已不明显。安史之乱后,唐朝全面衰落,吐蕃则趁机雄起,重夺西域,甚至攻入长安,一度完全占据了战场优势。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持续两百余年,唐朝与吐蕃之间始终是时战时和、交替领先的局面,成为唐朝西部一大边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6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已经出现了统治的危机。唐朝衰落,吐蕃便开始对外扩张。唐朝通过下架嫁公主获得和吐蕃的结盟。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和吐蕃的发展繁荣几乎荣辱与共
第2个回答  2020-09-25
唐朝始终碾压吐蕃,在安史之乱之前,河西地区驻扎着大唐的精锐兵将,所以可以碾压吐蕃。
第3个回答  2020-09-27
在安史之乱前,吐蕃几乎屡战屡败,吐蕃的军队几乎被次次拒之唐朝的门外,武则天时期,唐中宗时期,都有猛将将来袭的吐蕃军队打败,吐蕃因此还请求过唐朝和亲,可以说,在安史之乱前,唐朝在战场上一直是强于吐蕃的。
第4个回答  2020-09-26
如果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可能会打败吐蕃是吐蕃称臣,之后就会有多余的力量来平定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