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消防能力不适应摩天大楼怎样处理存在安全隐患?

如题所述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不仅需要前期全面系统的设计,还要在后期实施全方位科学运作,加强各方面综合协调。消除隐患、防止火灾,主要取决于高层建筑自身设施的完善和内部人员消防观念的增强。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以及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做好防火安全设计源头工作

高层建筑因为其建筑本身面积大,功能复杂,装修易燃材料多,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低层建筑要大,因此高层建筑在设计上的防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按照《高规》的要求,高层民用建筑为了自身的消防安全,在大楼的整体设计中要确定专门的消防工程专篇。

做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必须强调几个问题:

(1)合理布置高层建筑总体布局和防火分区

总平面布置中的主,附体关系,该建筑与四周建筑的间距及车道的设置等等,均属与防止蔓延和迅速扑救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进行建筑方面设计方案时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防止火势蔓延有极大帮助。设计时需不折不扣执行。防火分区是延缓火势蔓延的重要措施,包括水平和竖向两种。水平防火分区是应用防火墙,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根据《高规》要求,每一分区内要相应装设一些使防火门能自动关闭的装置,并且在建筑施工时,要做到防火卷帘安装时,卷筒与梁,卷筒与墙壁之间不能留有缝隙,能充分发挥其防火、阻烟作用。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指对建筑内部的垃圾井、布草井、风道(排烟、正压送风)、水井(水管井)、电井(强、弱电)及楼、电梯间实行防火阻隔(水井、电井要求封堵),最大限度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  

(2)确保建筑物耐火能力

《高规》规定,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减少火灾损失。可靠的耐火构造能减少起火,蔓延及保护人和建筑的安全。设计中除了应首先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能力之外,还须对天棚,墙面等装修部位的耐火性能给予充分的考虑。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部分高级公寓和住宅采用了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其中部分原因在于玻璃幕墙不但因抽风作用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在火灾发生后,常常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人群的疏散。

(3)加强自然排烟设计及安全疏散设施设置  

目前,高层建筑中玻璃幕墙和竖向管道常常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造成火势跳跃防火分区,扩大火灾损失;其次,大量高层建筑火灾证明了烟是高层建筑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因此,防排烟设计与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国家明确规定电梯前室及相关地方增设防排烟系统,疏散楼梯增设正压送风系统。此外,还要加强自然排烟设计。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的排烟方式,宜优先采用;但由于楼梯间存在热压差(即烟囱效应),烟气往往充满楼梯间,使人们无法疏散,因此,要求楼梯间有一定的开窗面积,且排烟窗应设在墙面上方,同时要求能方便开启。除了按规定设置不同形式的、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的疏散楼梯外,必须在防火门及疏散通道前上方及其附近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以使人员能顺利疏散。

2、加强硬件设施管理,增强人员消防意识

规范的防火设计、完善的消防设施,是高层建筑防火的前期条件,但要预防火灾发生,将火患降到最低,关键还在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人们的防患意识。“防患于未然”最为关键。在建筑长期使用过程中,内部的管理者应该做到:

(1)定期检测,消除隐患。任何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消防设施、设备也是一样,因此,坚持由专门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才能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2)更新改造,不断完善。装修、改建使高层建筑内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也要随着保护对象的变化而进行完善和补充。

(3)正确操作、做好维护。设施、设备是由人来操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一要固定,二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上岗人员要正确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一般故障的排除等专业技能,并坚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排除影响设施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

此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法,培养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消防观念。高素质的人员是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软件保证,增强人们的防患意识与责任感,对于消防安全十分重要。除了要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还应该增强人员自防自救能力,加大逃生知识普及力度,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健全法规,严格监管,从政策上严把每一关

高层建筑的消防工程是使高层建筑本身具有抵御火灾能力的专门工程,要经过设计—审核—施工—验收—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随着我国消防法制的建设完善,各地消防建审、设计、及消防检测部门在各环节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人员责任心不强等一些因素,消防工程质量不过关的现象还是存在。解决这些客观实际问题的主要办法,在于提高有关人员的主观认识。而要切实有效提高人员的主观认识,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各种法规制度,同时加强监管。笔者也在此呼吁,国家各有关部门应尽快健全各种法律规范,制订新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把好消防工程设计、审核、施工、验收每一关。

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及装备市场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必将逐步加快,象征着经济与财富的高层写字楼、酒店、商贸中心等公共建筑一栋栋拔地而起,而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高层乃至超高层的高级住宅也必将在未来蔚然成风。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前提。面对高层建筑火灾,无论是技术与知识,还是装备与能力我国都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随着高层建筑防火这一新课题的提出,不仅在技术知识研究上开辟了新的篇章,更为国内建筑消防设施及装备市场带来了广阔商机。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对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重要非凡,楼宇建设的日益现代化,对可能招致楼宇严重破坏的火灾防范要求更为迫切,为此一套功能卓越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成为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消防产品。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层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随着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建筑的发展,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因其布线复杂、准确性和反应速度不甚理想等原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高层智能建筑及时、准确的灭火和简便的施工要求。纵观国内外火灾报警产品的特点,可以明确认为,智能化、联动性是火灾报警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市场必然就有竞争,随着高层智能建筑的发展,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国内外厂商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大容量市场,而高技术和高可靠性则是产品在竞争中取胜和占领市场的钥匙。据了解,目前国内消防报警厂家有一百多家,国外消防报警产品在中国销售的也有三十家左右,每年共计销售约400万只探测器。市场竞争最终的结论是:谁拥有了先进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谁就可以赢得用户的信任而占领市场。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不断发展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就成为摆在国内厂商面前的当务之急。

2、自发光疏散产品

由于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如何在火灾事故发生时有效疏散人员,成为世界各国安全和技术专家急待解决的问题。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也使全世界的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唯独全世界数百家生产自发光紧急疏散系统的企业,却从中大大受益,9·11事件后订单大量增加。因为来自美国世贸大楼保安公司的消息表明,世贸大楼中采用的自发光紧急疏散系统,在大楼遭受袭击后的人群疏散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建筑内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灯光型、电子显示屏等);另一种是光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主要是蓄光自发光型)。常规使用的电致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由于其包括了一整套电路、电器、蓄电池系统,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安全系数难以得到长期保障。而蓄光型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的核心材料具有吸光、蓄光、发光的性能,在吸收各种可见光10~20分钟之后,即可在黑暗中连续发光10~12小时,发光安全系数达到100%。由于以电力为主导的疏散系统性能无法确保其稳定性,因此以蓄光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替代电致发光疏散指示标志正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新型蓄光型自发光疏散指示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蓄光型自发光疏散产品及市场发展还处于低水平。我国政策鼓励蓄光型自发光疏散产品的生产与应用。建设部、公安部于2001年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进行了修订,对蓄光型自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在建筑中的应用做了明确要求。规范中指出,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地面、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装置,对安全疏散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发光疏散标志指示系统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引导和人们观念的提升,蓄光型自发光疏散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3、自救逃生装备

对于高层建筑防火,一方面必须在平时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燃”,将火灾隐患降到最低;但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实际存在,火灾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这时,建筑物内配备的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绳等自救逃生装备就显得格外重要。消防专家指出,由于受到消防设施条件等的限制,高层建筑室外灭火难度相当大。如果着火层超过消防登高车辆的高度则很难从室外扑救,一般只能依靠自救。因此,高层建筑必须具备充分的自救逃生体系及装备,以便人们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大火中,通过逃生设备进行自救。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多,救生缓降器、应急逃生绳、救生袋等各种适合于高层建筑火灾的自救逃生装备市场迎来商机。

高楼救生缓降器、应急逃生绳、救生袋等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高楼遇险逃生的希望,找到了能适应各类人员使用的大众化的救生设备,为人类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减少社会财富损失的方法。也可以使消防部队在救火、救人时减少消防官兵在火场救人时所发生的伤亡。对加快火势的扑灭都能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楼自救逃生装备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但是救生缓降器、救生袋等产品是在21世纪初才开始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的最新技术和产品,目前只有少数先进国家在进行研制,因此人们对它们还不太熟悉,更不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价值,因此高楼自救逃生装备市场的发展与推广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首先要分析问题,是什么安全隐患;
第二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查找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第三要对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预防,找到切实的预防措施;
第四要对这些措施进行宣传教育,让可能多的人员了解、知道;
最后要制定奖罚措施,一旦有人违反,重罚,叫他无法生存,或开除他。
往往意外事故的发生,只是因为某件不起眼的物品造成的,如:烟头,钉子、玻璃、爆竹等物品。一旦引起事故,轻则受伤,重则人亡。近年来,由于人为疏忽,因此这类意外事故屡见不鲜。但是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安全往往更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注意自己的行为。应该做到不乱摸、乱闯、乱操作。日常生活中最应主要的是电、天然气罐的操作,交通安全等,其中最危险的便是触电。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但是只要人们预防得宜,并及时消除隐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安全、和谐
安全意识要注意的大概有:
(一)人际关系方面。在学校外不要轻易与陌生人接触。学校内你要了解你认识的人,听其言观其行,还要看他(她)都与哪些人打交道之类的,避免交上个恶友损友。(这好像有点夸张了)对人不要做有攻击行的言行,不要轻易嘲笑讽刺他人。衣着举止,尽量低调。(二)人身方面。男孩身上不要携带过多的金属器物(刀具等有可能伤害到自己或他人东西)女孩当然要举止庄重,服饰得体(符合学校要求)。对教室宿舍的电器要尽可能的小心,无法处理的可以请求有经验的老师帮助。注意避雷。对于学校设施注意潜在危险(像楼层很高,楼梯很窄栏杆扶手不够牢固;体育器械是否合格,操作是否规范等等)。
我能说的就这些,可能不是很有条理,简言之就是小心人为伤害,器物伤害以及自然伤害。
第2个回答  2020-10-10
一般指非常高的高楼大厦,比喻大楼似乎有摩天轮那么高。例如:台湾101大楼、迪拜哈利法塔、广州广州塔等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大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1]
2020年5月,中国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2]
中文名
摩天楼
外文名
skyscrapers
类别
建筑
别称
摩天大楼、超高层大楼
世界最高楼
哈利法塔(迪拜塔)
快速
导航
建筑排名管控
建筑历史
11世纪中央高塔建成时,只有4层,这在当时已是罕见的高大建筑了。塔的墙壁用石块砌筑,每层须能承载其上各层的重量。为了使塔身能巍然矗立,最底层的墙不得不厚达5.2米。利用承重墙的建筑物至多高5层左右。因为最底层的墙无论多厚也不能支撑更高的结构。只有利用框架支承上层重量,外加较轻的墙壁抵挡风霜雨雪,才可能建筑高楼。中世纪的木骨架房屋便是朝这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到了19世纪,钢铁产量大增而且性能可靠,才有了根本解决办法。
共52张
摩天之城--广州
第一座整体铁框架承重建筑物,是于1860年在英国希奈斯建成的4层船库。它高16米,有铸铁柱和跨度9米的熟铁梁,用螺栓紧紧固定。但摩天大楼的产生地是美国。
首座有承重框架的摩天大楼是1884──1885年在芝加哥兴建的10层高的家庭保险大楼,设计人是詹尼。下面6层连在一起的铁柱是熟铁梁框架,上面4层是钢框架。从此,钢框架摩天大楼在美国陆续兴建。只要安装好框架,整座摩天大楼的全部幕墙便可以各层同时分别建筑,因此施工进度很快。纽约市55层的歌德式建筑伍尔沃斯大厦,3年竣工,高达230米,1913年落成时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物。
第3个回答  2020-10-10
建筑历史
11世纪中央高塔建成时,只有4层,这在当时已是罕见的高大建筑了。塔的墙壁用石块砌筑,每层须能承载其上各层的重量。为了使塔身能巍然矗立,最底层的墙不得不厚达5.2米。利用承重墙的建筑物至多高5层左右。因为最底层的墙无论多厚也不能支撑更高的结构。只有利用框架支承上层重量,外加较轻的墙壁抵挡风霜雨雪,才可能建筑高楼。中世纪的木骨架房屋便是朝这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到了19世纪,钢铁产量大增而且性能可靠,才有了根本解决办法。
共52张
摩天之城--广州
第一座整体铁框架承重建筑物,是于1860年在英国希奈斯建成的4层船库。它高16米,有铸铁柱和跨度9米的熟铁梁,用螺栓紧紧固定。但摩天大楼的产生地是美国。
首座有承重框架的摩天大楼是1884──1885年在芝加哥兴建的10层高的家庭保险大楼,设计人是詹尼。下面6层连在一起的铁柱是熟铁梁框架,上面4层是钢框架。从此,钢框架摩天大楼在美国陆续兴建。只要安装好框架,整座摩天大楼的全部幕墙便可以各层同时分别建筑,因此施工进度很快。纽约市55层的歌德式建筑伍尔沃斯大厦,3年竣工,高达230米,1913年落成时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