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疗法是由朱建军、曹昱创立的一种以“回归自性”为中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它的根本核心是一切人类心理问题的发源点——存在感。
回归疗法紧紧围绕“自我存在感”这个核心,用最简洁、清晰的心理发展动态模板,来逐层呈现人类形成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演变关系等原理。它认为,人的迷失是沿着一个循环圈进行的,焦虑带来循环,循环后焦虑却越来越大。回归,也需要沿着循环圈回到最初的天真。在寻求存在感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逐渐地迷失自己,越来越忘记自己的初心,导致心理越来越不健康。
沿着焦虑循环圈,一步步回归“心灵家园”
心理的迷失过程,就好比是一圈圈越迷越远的循环圈。回归,也需要沿着循环圈回到最初的天真。
对于“溃界”的人,从理论上而言,如果能够借助自欺,让他有一点点掌控感,就有机会回到“守界”。当然,这非常不容易,目前,我们在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实践中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守界”的人,如果能勇敢地面对问题,找到失败的原因,就有可能获得一些成功。成功带来自信,也就可能让他回到“营界”。
而我们大多数“营界”的人,如果对成功不那么痴迷,而能更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更活在当下,则可以回到“在界”。处于“在界”的人未必很成功,也未必不成功,但是他们一定是很幸福的。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虽然不怎么富有,却悠然自得。
人的迷失是沿着一个循环圈进行的。这个循环开始于焦虑。例如,当人找不到存在感或成功的感觉的时候,他会焦虑。
【焦虑】后,他就产生了一个【欲望】,想要获得什么,以缓解这个焦虑。然后,他会寻找一个满足这个欲望的【策略】。接下来,他会采取【行动】。当行动完成后,他会【检验】自己行动的效果,并且以此为基础给出一些【诠释】。
如果行动效果好,焦虑能有所缓解,但是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成功;而如果行动效果不好,他会更加焦虑。
回归疗法将人的心理状况总体分为“四界”
回归疗法将人的心理状况从总体上分4个层级,也称为“四界”,分别是“在界”、“营界”、“守界”和“溃界”。
迷失未远的人,有赤子之心,天真纯洁。他们或者思考,或者行动,或者感受,做事从心而发,不功利,也不世故。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在界”的人。心理学中所说的“活在当下”,就是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也会遭遇痛苦,但是他们不会一直沉湎于其中,而是像孩子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但这种生活方式,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踏实。于是,他们希望创造一些条件,让生活更有保障,比如,多存一些钱,或找一个靠谱的伴侣。为此,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追求这些条件上。这一层级的人,我们称之为“营界”的人。持有这种想法可能并没有什么大错,但问题是,他们常常在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比如,钱挣到多少算够?如果为挣钱忙了一辈子,是不是真的过上了想过的日子?
如果一个人不断在“营界”中失败,以至于在内心深处对成功已经绝望,那他就进入了所谓的“守界”。他们内心中已经不追求成功,相反,开始自欺欺人,为自己的失败找合适的借口,好让自己心里稍微好过一点。多数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都在这个界中发生。多数神经症都属于“守界”。
当然还有迷失更远的人,他们甚至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好,以致精神世界彻底崩溃,这就是到了“溃界”。这种人往往会发展成重性精神病患者,有的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
从心理咨询师到普通大众,学一点回归疗法不无裨益
通过回归疗法,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是生活的细节,而是我们人生的大局,从而我们得以一步一步回到更接近我们心灵家园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回归疗法不是仅仅适合于心理有疾病、有障碍的人,也适宜于我们普通大众。
对于那些关切自己的内心、关切人生的意义、希望真正找到人生方向的人来说,学一点回归疗法不无裨益。
对心理咨询师来说,学习回归疗法不仅是引导来访者回归本心、看到人生格局的有效工具,更是支持咨询师不断觉察和提高访谈效能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