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教育怎么样?教育是世纪大业

如题所述



教育是世纪大业,民国时期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今天借鉴。


比如教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免学费。”免费师范教育成为当时许多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毕业于湖南师范学校。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详细。这里说几条:“教育文化要发展民族精神、自治精神、民族道德、健全体质、科学、生活智能。”“国家应重视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教育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等一下。


例如,教育基金


规定:“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给予补助。其重要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可由中央政府办理或补助。”“教育科学文化经费不得低于中央财政总预算的15%,各省总预算的25%,市县总预算的35%。依法设立的教育文化基金和产业予以保障。”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比如教师的待遇


教育宪法,1927年出版,规定大学教职人员月薪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理教授160元100元。教授月薪最高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


20世纪30年代初,小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平均月工资在220元、120元和30元。而同期上海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在15元左右。40年代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的生活,并根据国民经济的进步随时提高他们的待遇。”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每月2银元,县令每月20银元,小学教师每月可得40银元。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远超县令。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人汗颜。


比如教育理念。


民国以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是中等教育的代表人物。张伯苓是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为南开制定了“公道能干,日新月异”的校训:“只有公道正派,才能高瞻远瞩,求人相助。”


张伯苓曾经说过,学生“不仅应该从书本上学习,还应该有课外活动。他们从这里获得的知识比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要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为“育人”创造了载体,如尊业社、艺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社、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


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剧团尤其出名,因此有“戏剧摇篮”的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戏剧之路的。


1934年的课程


例如,教科书


民国教科书的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民间,民间编写教材自主权较大,只能报教育部审批;第二,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一流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炳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澄等。而且他们同意编写小学生教材,自然体现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基本理念。


比如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当时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


抗战前全国有四亿人口,而当时西部只有一亿八千万人口。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有五千万人。当时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产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


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国民政府居然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介绍,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时,大学生不仅免交学杂费,日常午餐也免。如果学生上学仍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助学款毕业后可以不还。


同时,抗战客观上为中国西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西部各省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1937年底以来,国民教育部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开办了22所民族中学和3所民族华侨中学,培养教育了10万名“战区流亡学生”。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都是由这些民族中学培养出来的,如前国务院总理、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诗人何景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丁等。


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民族中学于1946年逐步恢复,完成了历史使命,书写了残酷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的传奇。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共有8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5位。)生于民国二三十年代,受民国教育。


但建国以来,高行健是新中国培养的唯一一个学生,他得过文学奖,自然科学奖一个都没有。当代教育是否应该反思?


学民国教育是不是“左”的错误?偷,不!


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一种大胸襟和气度,是一种成熟和自信的表现。


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格局,既靠民国初年的儒雅质朴和波澜壮阔的“五四”风,又靠一大批民国文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趣味。它不是一天的工作或一天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当代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