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古代状况

如题所述

今遵义市地,战国时期 属邑国,附属于夜郎。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公无前220年)置邑县。

今市地自此直至南北朝时均在邑县境内,先后属犍为郡、柯郡、平夷郡、平蛮郡。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

-----------------------播州称谓由此诞生

十六年(642年),播州所辖罗蒙县改名遵义县。

-----------------------遵义之名始此

今市地在播州所辖带水县境内,五代时期先后属前蜀、后蜀、楚、后周等国。

一、宋元时期建置

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宋廷令建播州与遵义军,今市地属播州。

宣和三年(1121年)废播州,置播州城隶于南平军;

六处(1124年),改播州城为播川县。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迁穆家川(今遵义市老城)

-----------------------为遵义建城之始。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设播沿边安抚司,属夔州路,今市地驻安抚司治所。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月,杨邦宪归顺元廷。

至元十八年,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慰司。

---------------播州宣慰司建立使“播州”概念得以强化

至元二十二年,改隶湖广行省顺元路宣抚司,同年降为播州军民安抚司。

------------------隶属湖广行省时间不短

至元二十九年中书省奏准,播州仍隶湖广行省,直至元末。

元末,明玉珍农民起义军占据四川,建立大夏政权。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派窦英为参知政事,镇守播州。

------------------播州战略要冲地位得以体现

今市地元代驻播州安抚司、宣慰司治所。

二、明清时期建置

明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归顺明廷,隶四川。

----------------------隶属四川始!

第二年由宣慰司升为宣慰使司,下辖安抚司、长官司,今市地为播州长官司辖地。

播州军事两次属贵州指挥:第一次,洪武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382-1393年),属贵州都指挥使司。第二次,嘉靖元年至隆庆二处(1522-1568年),属思石兵备道。

--------------------这是播州军队首参贵州军政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改土归流,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播州长官司改置遵义县。

----------------------- “遵义”由此始!

万历三十九年置威远卫指挥使司,隶四川都指挥使司。今日市地属遵义县,为府、县治所驻地。

--------------------但行政建制始终隶属四川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兵玫占遵义。

--------------------终被外族占领

清袭明制,遵义军民府仍属四川省。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去威远卫,改遵义军民府为遵义府。

雍正六年(1728年),遵义县随遵义府由四川省改隶贵州省。

------------------新的历史篇章,清政府划遵入黔

今市地属遵义府我县。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4日贵州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各地设府、厅、州县。

11月9日,遵义军政分府成立,府下设县。

1372-1728遵义隶属四川356年

1728-2006遵义隶属贵州278年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即今红花岗区)。

1949年11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设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今为遵义市。

遵义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而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在其文化的深层里,依稀可以看到巴蜀文化睿智休闲的灵气,和本土少数民族勤劳、质朴、骁勇的锐气。从现存文物上看,位于红花岗南郊的杨粲墓,其墓室石刻工艺精湛,结构规模宏大,墓内残存的铜鼓,陶器等物都工艺精细,文饰雕镌,其与其他中原同时代文物相比,并不逊色,可见当时遵义的文化艺术已相当发达。到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郑珍、莫友芝并称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黎庶昌两度出使日本,至今饮誉扶桑;殿试探花杨兆麟,可惜未展英才而卒;活跃于30年代文坛的才女卢葆华,虽英年早逝,却才华横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1
找历史老师或者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