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关,壁石上挂着9具僰人棺木

如题所述

悬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看见,其中尤以西南地区较为集中,比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都曾发现了数批颇有规模的悬棺葬。但是不同民族,地区和年代的悬棺葬虽然在本质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可普通人却很难发现。比如就有很多人曾把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关石壁上的九具悬棺,错认成了是僰人悬棺,其实他们应该是都掌蛮族的悬棺,而且不止九具,有十多具呢。

在云南的昭通一带,之前被发现过有很大规模的一批悬棺葬,并且在当地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神奇故事,当地人都说这种悬棺是一种叫“白人子”的种族葬在那里的。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白人子”能跑会跳,喜欢独居,还特别擅长爬行,当地人都认为这些悬棺就是这些人抬上去的。在考古学家的走访推断中,都认为所谓的“白人子”应该就是叫“僰人族“的少数民族,而这些悬棺,也应该是僰人棺了。因为僰人族也有将棺材悬挂在石壁上的入葬习俗。

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认为这就是僰人棺无疑了。人们对这个答案并不怀疑,只是遗憾这些可能存在长达数千年的悬棺没有被他们保护好。曾在1951年的时候被一个军队出于好奇,爬到悬崖上将三十多具棺材拆开并破坏了二十多具,不仅把棺材打开了,还将棺木拆开和里面的遗骨和陪葬品一起胡乱丢弃。这直接导致我们失去了非常珍贵的一批文物,也为后面的考古研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不过,幸运的是,就是靠着剩下的九具悬棺,考古家们才解开了这悬棺之迷,弄清楚了这到底是哪个民族的人留下的棺材。

2015年6月,昭通市的文物管理局与云南省的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云南大学三个机构一起合作,对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石壁上所遗留的九具悬棺进行了勘探和研究,通过种种细节的对比,才最终确定这不是僰人族的悬棺,而应该是都掌蛮族的悬棺。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原来,考古人员首先对这一批悬棺的棺木进行了碳14的测定,测定显示棺木的时间应该是在600年左右。而僰人族在其他地方的悬棺,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此巨大的差距,就证明这应该是两个文明的悬棺,而不是同一个民族的。

其次,考古人员在悬棺内尸体的头骨上发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头骨的口腔中都缺失了门牙。而僰人族的悬棺里面的头骨却没有这种特征。这就又证明了这些悬棺不是僰人族的了。

而考古学家们经过对历史上其他有记载,并且考证过的悬棺进行对比,发现都掌蛮族的悬棺特点,与豆沙关这里的十多具悬棺的特征是最吻合的。他们距今约六百多年前,而且他们的族人都有在十岁左右就将门牙敲落的习俗。

时间和特征都对上了,一直困惑人们的秘密也终于有了正确的答案。而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古老学家们还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这都掌蛮族极有可能就是以前僰人族的后代,只不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改变罢了。不过这还需要证据去证实,现在也只是猜测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