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要多久恢复正常

如题所述

步骤/方法:
1、 剖腹产后产妇身体虚弱,产妇会发生很大的生理变化,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出现,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能够恢复正常,至于多久能够完全恢复,还要看产妇的个人身体状况,一般情况下伤口一个星期就可以恢复正常。
2、 剖腹产后不要过早进行性生活,出现的症状比如会有:伤口恢复前不要平躺,最好采用侧卧的姿势,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拉扯疼痛。剖腹产恢复知觉后不要一直静卧,要保持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翻身,坐起,并下床活动。
3、 手术后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尽量吃一些滋补的流食,吃容易消化的精细食物,不要吹风,以免留下后遗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剧烈运动,以免牵动伤口。
注意事项:
剖腹产后产妇身体特别虚弱,免疫力会下降,治疗时也要注意休息,要有充足的精神状态,注意不要吹风,不要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太过吵杂,以免影响产妇休息,如果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如何能够在剖腹产后尽快进入做妈妈的状态,并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愉悦呢,剖腹产后又怎样恢复身体呢,以下是来自其他妈妈和医生的建议。
产后6小时以内:
躺着的姿势:术后回到病房的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的原因是大多数剖腹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在产妇臀下垫好卫生巾,还会定时为产妇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腹部放置沙袋:有时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护士们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产妇测量血压,查看面色,测量脉搏和体温,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等,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及时哺乳:宝宝饿了,护士会把他抱给妈妈,妈妈一定要将这最珍贵的初乳喂给宝宝。这是值得回味的经历,留给宝宝也留给自己。宝宝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禁食: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产后第一天(6小时以后)
躺着的姿势: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办法: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尽早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时;12小时后,产妇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第2个回答  2019-12-26
剖宫产手术以后一般42天左右恢复正常。建议您手术以后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加强营养,饮食多样化,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产后42天定期复查。
第3个回答  2019-12-28
剖腹产恢复很慢,伤口附近完全恢复到正常肤色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在手机里下个G动来做产后修复,里面有很多产后恢复的知识和锻炼。
第4个回答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