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大婚叫出阁吗?

如题所述

不是,「出阁」为女子或公主专用,皇子大婚,也可称为「开府」,通常是成年後封王,同时再与婚阀(皇亲国戚或贵族)议亲完婚。
从汉朝开始,皇子、皇帝兄弟封王爵,後世的皇子一般亦会封王(亲王或郡王),因此中国古代正式文献当中很少会称皇子为某某皇子,而通常会称「某王」(「某」为封地或封号),其妻则称王妃。被选为继承皇位的皇子称为皇太子。(多半是嫡长子优先,也就是皇后所生长子),汉朝实行不同程度的分封制,皇子到一定年龄後(通常是及冠),被封为诸侯王,拥有食邑,修建王府同时大婚。诸侯王死後,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由子孙继承。明朝皇子在封王之后会先在京城内开府,待到成年之后会到自己的封地就藩(也称为「出阁」),之后不能无故离开封地,除非有皇帝下诏命藩王入京或赴外地作战,否则会被视为有夺权谋逆的企图;为了皇位继承的稳定性,一般在太子或皇长子没有年龄较大的子嗣,或太子本身就年幼的情况下,会留一个皇帝或太子的兄弟作为备选,即使这个皇子封了王也不会离开京城,只在京城开府。
清朝皇子一般是在封爵和大婚后(两个条件基本上是缺一不可)搬出皇宫,而且即使是皇兄为帝,年幼的弟弟依然可以住在皇宫中,只是跟皇帝的儿子区别开来住罢了。但与明朝有区别的是,清朝皇子封爵是没有土地的,因此只能在京城开府,无故离京二十里则有罪。

【婚阀】注音ㄏㄨㄣ ㄈㄚˊ,汉语拼音hūn fá。
释义:与显贵人家缔结婚姻。《旧唐书.卷一五一.王锷传》:「锷附太原王翃为从子,以婚阀自炫。」
【出阁】注音ㄔㄨ ㄍㄜˊ,汉语拼音chū gé。
释义:
1.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今用於指女子出嫁。《红楼梦》第七四回:「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人家养姑娘,早晚总得出阁的。」
2.古时称皇子出就藩封为「出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6
皇子大婚不叫出阁
出阁意思是指对女子出嫁、成婚的一个称谓。在古代阁楼即闺房,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阁楼上的,古代三从四德,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要求不准与外界的男子见面,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称为“出阁”,相反未出阁就是未出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6
一般女性结婚都叫出阁的。皇子大婚大多数是皇帝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