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淘汰了大清红顶商人胡雪岩?

如题所述

 台湾作家高阳在小说《红顶商人》中,把胡雪岩的克星锁定为盛宣怀。《红顶商人》把盛宣怀描述为一个“冷血杀手”,盛每次出手,都能让胡惊出一身冷汗,最后还令胡搭上了身家性命。

 

 诚然,在晚清红顶商人排行榜上,盛宣怀与胡雪岩不相上下,他们之所以成为“冤家”,不仅是因为同行——盛宣怀所涉猎的产业,从船政到纺织再到电报,无一不与胡雪岩碰撞,而且更因为所走的“线路”不同——胡雪岩走的是湘系左宗棠的路线,盛宣怀走的是李鸿章淮系路线。

 利益与路线的博弈,导致盛宣怀与胡雪岩这对冤家积怨越来越深,决战时刻终于在盛宣怀刻意、胡雪岩不经意间发生。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盛宣怀采用“窃听、掺沙子、挖墙脚”这三招,对胡雪岩发起暗战总攻。

 

 窃听即盛宣怀通过电报掌握了胡雪岩的商业秘密情报。知道胡雪岩要高价尽收国内生丝、企图垄断丝业的动向。

 掺沙子指盛宣怀一边收购生丝向胡雪岩的客户出售,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偏偏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挖墙脚即挖断资金链,拖死胡雪岩。胡雪岩八十万两借款正好到了还款期限,外国银行向胡雪岩要钱。本来这笔钱是胡雪岩为左宗棠代筹的军饷,应由各省协调来补偿给胡雪岩。但盛宣怀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打着李鸿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缓发这笔协响,然后又让人四处放风,说胡雪岩银行倒闭在即,造成挤兑风波。

 

 盛宣怀的“三板斧”,让胡雪岩防不胜防,四面楚歌的胡雪岩穷途末路,即便卖房产消仓,最后也还是没挨过挤兑风潮。银行门槛被踩破了,门框被挤歪了。无力回天的胡雪岩终于破产。

 这就是胡雪岩的破产瞬间。从胡雪岩的“突然死亡”来看,胡雪岩的克星,铁板钉钉就是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对手盛宣怀,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胡雪岩的克星,看似是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对手盛宣怀,而实则另有其人,那个人就是——朝廷。

 成也官场,败也官场。晚清著名官商胡雪岩的主战场,始终不在“商场”,而在“官场”。胡雪岩的命运始终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所谓“传奇”,只不过是“寻租权力”而后又被权力吞噬而已的一场演义。

 胡雪岩的商才最突出的表现是“整合能力”,他整合官场、商场、黑道各种势力,同大小官员与漕江帮派打成一片,一度手眼通天。

 不过,胡雪岩的天就是左宗棠,而这位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帅,虽然威风八面,但毕竞不是最高的那片天,比起朝廷来,他仍为一小巫,而“大巫”不保,小巫又奈之若何呢?

 

 胡雪岩的倒掉,看似是湘淮两派斗争的结果,胡雪岩看似是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则是朝廷早就垂涎的一块肥肉。

 尽管晚清通商对外开放,但统治者的本质没有改变。他们依然是地主主宰“末业”的“打劫”态度,区区一个胡雪岩,即便有个地方人员照顾,也注定蹦跶不了多久。

 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从清廷对胡雪岩的最后处置不难看出,他们对彼时这位最大商人是不保的。

 

 巨商如猪,养肥了注定了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质为商人的胡雪岩注定是要被洗劫的,这主要由封建王朝的统治哲学所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胡雪岩当时高价收丝,想控制丝的走向,当时盛宣怀一边高价卖给胡雪岩丝,一边让外国人不要买胡雪岩的丝,还挖断胡雪岩的资金链,使银行不借款给胡雪岩,胡雪岩的丝就大量堆积无法卖出,最终被耗到破产。表面上看这是盛宣怀淘汰了胡雪岩,实际上是朝廷淘汰了胡雪岩,胡雪岩当时依靠左宗棠,然而左宗棠也不是最大的官员,因此胡雪岩被淘汰是必然的
第2个回答  2020-04-03
是清朝政府淘汰了他,巨商像一头养肥的猪,注定要被朝廷洗劫,这是封建王朝的哲学所在。
第3个回答  2020-04-03
当时胡雪岩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盛宣怀,两人不但在生意上互相竞争,而且政治上也是对立面。胡雪岩走的是湘系左宗棠的路线,盛宣怀走的是李鸿章淮系路线。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盛宣怀采用“窃听、掺沙子、挖墙脚”这三招,对胡雪岩发起暗战总攻。 他窃听胡雪岩的机密然后在报社公布,之后断了胡雪岩的资金链让他无法偿还贷款,一系列措手不及的操作让胡雪岩穷途末路,即便卖房产消仓,最后也还是没挨过挤兑风潮。再加上李鸿章当时已经成为整个大清的红人,而左宗棠势力逐渐微弱,这也最终导致胡雪岩一败涂地。
第4个回答  2020-04-03
胡雪岩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而他的失败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胡雪岩在他的靠山左宗棠去世以后,被左宗棠的对手李鸿章加害,最后破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