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定的艺术素养是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

如题所述

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应现象,一般指人们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
在文学鉴赏中,当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景符合读者自己的审美理想、趣味、心境时,鉴赏者往往会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以致象喜亦喜,象忧亦忧,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的境地,这就产生了共鸣。例如当林黛玉听《牡丹亭》中唱词时,产生了与杜丽娘类似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深闺自怜的相似感情,以至心摇神荡,如痴如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就是一种“共鸣”。再如当代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它所表现的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人们把赞颂和同情一致地给予了作者赞颂、肯定的梁三喜、靳开来、梁大娘、雷军长,而对作者谴责的赵蒙生母亲的利己主义、以权谋私产生了愤怒和抗议。很显然,作者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和感应,这也是共鸣。由此可见,共鸣的产生比较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是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相通、或对人物命运、遭遇的“认同”。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从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具体生动、真实典型,富有艺术感染力。但文学作品描写的内容千差万别,艺术形象多种多样。因此,并不是同一部优秀作品都能引起每个人的共鸣的,也不是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不同的人物、事件所抒发的情感、意绪都同样地引起每个读者的共鸣。甲作品所引起共鸣的对象可能不同于乙作品;而甲作品中张三这个人物引起的共鸣对象也可能与李四这个人物不一样。因此,共鸣的产生,还有主体的条件。从主体来说,大致有这样几点:

首先,一定的艺术素养是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因为共鸣是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产生的;而一定的艺术素养则是进行艺术鉴赏的基础。不能鉴赏,文学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也就无从产生共鸣。林黛玉的文学素养很高,在听《牡丹亭》戏文时,才会因细嚼其中的含蕴而自伤自怜、感慨万端,与杜丽娘的“幽闺自怜”产生共鸣。让贾府中的焦大来听同样的戏文、同样的音乐,也许他会觉得“好听”,但却无从产生共鸣。因此,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②由此看来,能鉴赏是产生共鸣的先决条件,而鉴赏必须有艺术修养。

其次,产生共鸣的主要条件又还在读者自身的思想、情感、经历、处境与作品所描写的特定内容和特定的思想感情的相同或类似。缺乏这样的条件,则再高的艺术修养也只能帮助他鉴赏而不会使他产生共鸣。这种相同或类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与鉴赏对象有相同或类似的实践经历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构成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可能会遇到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矛盾,有相似的生活处境和实践经历,形成类似的思想情感。因而,当读者的实践经历与作品描写的具体的人物命运、遭遇、生活、斗争和处境相一致时,他就会自然地进入情景,在一种“仿同”的心理支配下,从作品中寻找自己,寻找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曾经见到、遇到、经历到的一切。如果作家对他所描写的人、事、境、物的评价恰好是某一读者所思所想的意念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至与特定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情感融合在一起。例如,对于王维的诗所传达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李白诗所传达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这种思乡怀亲的情感,能使之产生共鸣的主体,则总得有在“异乡为客”的经历,有与亲人远别的经验。白居易之所以能对琵琶女的身世产生共鸣,原因之一也在于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在我国当代文学中,以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生活遭遇的作品如《今夜有暴风雪》、《磋砣岁月》等,引起广大知识青年的强烈共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也经历了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相同的生活。

第二,与鉴赏对象有相似的历史条件

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连续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外族入侵,重大的社会变革等等都可能形相似的历史条件。以外族入侵为例:每当一个民族遭到外族侵略时,各阶级的民族意识、心理、气节便迸发为爱国主义精神。那些富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最易激起亿万人民的共鸣。如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存亡的重要关头,中华儿女满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阅读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以及《杨家将演义》等诗文、作品,这些作品就最能在思想感情上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革命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类历史不灭的火花。它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样,成为每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一切革命的、进步的、正义的人们都要肯定、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反映这种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也自然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如当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时候,《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敢于反抗暴政,把火盗给人间的献身精神,《水浒传》中的农民英雄们那种蔑视权贵,揭竿而起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你死我活的武装斗争精神,都会受到人民的普遍赞扬,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参考资料:http://www.cemap.cn/2006/wenhuaJP/show.asp?id=213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4
共鸣应该可以理解为一种“共同的感受”吧,就是说你的艺术作品,在其他的信息接受者的眼力,得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一致的理解。
人对视觉信息的接受和处理,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部分是人记忆中已经有的、曾经有的“经验范本”,另一部分是认识过程中接受的新的视觉信息的刺激,两者共同作用,就产生了认识的活动。
所以,如果艺术作品在接受者的意识中完全无法符合他曾经的“经验范本”的话,他就只是接收了这个完全新的刺激,而无法产生与你相似的理解,也就是说没有共鸣。
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用典故”的修辞方法,就是你用了一个典故,但是接受的人却根本不知道这个掌故的来龙去脉,那么他肯定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一定的修养还是必要的。

但我觉得,所谓的“一定”的“艺术修养”,本身就是个模糊的概念:你说多少是一定??阳春白雪是“一定”,下里巴人也是“一定”,只不过是层次或高或低、修养或多或少、类别或此或彼罢了!
所以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艺术欣赏的共鸣!而差别只是——我们的艺术作品,符合的到底是哪一类观众的艺术修养而以:是给评论家、给专业人士的?还是给大众的、给普通人的?无论是给谁的都没有错,只是目标人群不同而已。

所以也可以说,你这句话,不是很严密哦!

参考资料:答个题还用参考?那还要积累做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04
楼上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