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暨豚灭绝了吗?

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提过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31537.html),但是我们没看到准确答案。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c/2006-12-02/012911676950.shtml
科考队沿1700公里长江未发现1头白暨豚
本报讯 (记者 顾佳)由30多名中外科学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历经26天后,昨天抵达了此次考察的“终点站”上海。记者获悉,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科考小组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更令人忧虑的是,连10年前在上海一带经常能见到的江豚,只发现1头。

白暨豚已比大熊猫更濒危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告诉记者,在1997年的一次大型科考行动中,他们还在武汉一带的长江流域发现了13头白暨豚,是一个完整的野生种群,然而想不到的是,这次一头都找不到了。当然,科考行动中没有发现白暨豚并不能说明白暨豚在野外不存在,但是它们的种群数量,明显比10年前剧减。可以说,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比国宝大熊猫濒危得多。

但是白暨豚不能与大熊猫相比,不能被人常常看到,感叹它的可爱,也不能作为礼物送给友邦国家。这大概也是一直以来白暨豚尽管已经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十二种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设有2个白暨豚自然保护区(但没有1头白暨豚生活在里面,搞笑吧?),却始终没有被真正的重视并得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吧?

尽管当官的和科学家不会承认,但我们是否已经可以认为,白暨豚实际上已经灭绝了?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专家说,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 关于白鳍豚,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代就有记载。一部名为《尔雅》的古书,对白鳍豚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了比较科学的描述。

白鳍豚游水的姿态很美。
人们称白鳍豚为“长江神女”、“水中大熊猫”、“活化石”。它全身灰白,体态健美,呈流线型。眼睛很小,嘴似长剑,背鳍为三角形,尾鳍又大又扁。圆圆的鼻孔长在头顶,形若海豚。在水中,白鳍豚来去倏忽,翩若惊鸿,可望而不可即。它的后腿已退化消失,仅留下后肢骨骼的痕迹,前肢演化成鳍肢,像鱼类的胸鳍。它游动时和鱼类一样,靠的也是尾鳍。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以为白鳍豚属于鱼类。其实,它是兽不是鱼。它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样发达的大脑。科学家告诉我们,鲸类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始哺乳动物,后来由于受冰川的袭击,它们不得不迁入水中避难。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类群。

科学家说,白鳍豚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更重要的是具有仿生学、生物学、考古学、军事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在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分别被视为陆上和水生保护动物的“旗舰种”。且白鳍豚更为珍贵。

科研人员在"淇淇"生前为它测量围长。
悲惨的命运

据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白鳍豚研究基地副主任张先锋博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白鳍豚的种群数量为400头左右。198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湖北枝城到江苏浏河口的1628公里长江江段,共有白鳍豚48个群体,总数量下降到约300头。1990年调查已不足200头,1994年调查已降到100头以下。现在,白鳍豚种群数量仍在迅速减少,濒临灭绝。

实际观测也证实了白鳍豚面临灭绝的趋势:1997年,农业部共调集渔政船53艘,组织沿江渔政人员和科技工作者300余人,分成22个考察组,对长江口至湖北宜昌的长江干流,以及鄱阳湖和洞庭湖及其支流的不同地区,进行同步考察。共观察到白鳍豚25头次,分析结果认定共观察到白鳍豚13头。1998年,农业部再次组织渔政船18艘,分别对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的重点地段进行同步考察,共观察到白鳍豚7头次,分析结果认定为3-4头。1999年,农业部再一次组织长江白鳍豚同步考察,只观察到白鳍豚5头。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说,目前长江里的白鳍豚远远少于100头,白鳍豚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因为物种的消亡规律是:减少到一定数量就很难恢复了,而不是以最后一个的消亡为限。专家们按多年来白鳍豚的下降率计算预测,在今后不到10年时间内,白鳍豚很可能减少到只剩少量残余个体。到那时,即使再采取拯救措施,也将会因为近亲繁殖和基因退化,导致白鳍豚不可避免地彻底灭绝。

白鳍豚濒临灭绝主要是人类威胁所致。调查表明,一是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各种机动船成倍增长,昼夜不息的机动船螺旋桨在长江上劈波斩浪,常常造成白鳍豚非正常死亡。二是滚钩、迷魂阵、电打鱼、毒鱼、炸鱼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使一些白鳍豚死于非命。三是长江水质污染,非法采砂,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支流湖泊大多修了坝闸,水文地理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破坏了白鳍豚长期适应的生态环境,又使作为白鳍豚食物的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大量减少,对白鳍豚种群繁衍极为不利。

专家们感叹:长江不再是白鳍豚的乐园,人类已成为白鳍豚的天敌!

命运多舛的白鳍豚,在自然界的处境令人担忧,其人工饲养状况更不容乐观。不久前,世界上惟一一头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24岁的“淇淇”终因年老体衰,离我们而去了。“淇淇”是在2岁时,受伤而被农民捕获,后被送到水生所疗伤和人工饲养的。

我国曾人工饲养过多头白鳍豚——中科院武汉水生所饲养过“容容”、“联联”;江苏省有关部门饲养过“江江”、“苏苏”。可惜的是,它们相继因伤病而死去。1986年,科技人员历尽千辛万苦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珍珍”。科研人员原以为给“淇淇”找到了配偶,人工繁殖和科研有了希望。但没想到,两年半后,还未达到性成熟的“珍珍”不幸死于肺炎。

1995年,科研人员历时一个多月,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还未命名的白鳍豚不幸触网而死,令专家们痛惜不已。

喂食
严峻的现实

一些外国专家在了解白鳍豚的现状后预言:“白鳍豚将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个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灭绝的豚类动物。”白鳍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迄今既未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又未在其他任何国家得到保存,它的灭绝所造成的空白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面对白鳍豚如此险恶的处境,心急如焚的科学家及关心白鳍豚的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原地保护、人工繁殖、克隆技术以及迁地保护等多种方案。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副所长王丁说,原地保护,就是让白鳍豚在长江中自然繁殖发展,这当然是最好的愿望。但人类活动日益频繁,长江水环境日益恶化,白鳍豚已无法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希望人类活动减少,让长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在可预见的未来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原地保护只能是等待灭绝。

人工繁殖是拯救野生濒危动物有效途径之一。大熊猫、扬子鳄等珍稀动物的人工繁殖成功,使它们走出了面临灭绝的险境。近20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们致力于白鳍豚的人工繁殖,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离成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专家说,豚类是难以人工繁殖的动物,美国研究海豚人工繁殖,搞了70多年还未完全成功。

为了进行人工繁殖研究,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捕豚队,10多年来在长江上进行了多次围捕,一共只捕到3头白鳍豚。除长江天鹅洲保护区1996年死亡的一头以外,1986年捕到的2头也早已因伤病而死亡。

那么,白鳍豚能否克隆呢?朱作言等专家说,克隆白鳍豚现在不过是理论上的设想和良好的愿望,目前克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专家们分析说,一是克隆要建立在对其繁殖生物学相当了解的基础之上,而现在对白鳍豚的繁殖所知甚少。二是可作为克隆载体的白鳍豚几乎没有,克隆等于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再说,即使克隆白鳍豚能取得成功,其基因的多样性消失,将会导致白鳍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同样可能使物种走向灭绝。因此,白鳍豚拯救工作不能指望克隆技术。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刘建康、陈宜瑜和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专家认为,由于长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逆转,实施迁地保护已成为拯救白鳍豚的惟一选择和最后希望。他们建议国家拨出专款,农业部、中科院组织有关科研和管理人员,组织有力的捕豚队伍,制造专用安全高效捕豚设备,再组织几次大规模的捕豚活动。尽可能地把长江里为数不多的白鳍豚捕捉起来,放到石首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和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白鳍豚馆,进行迁地保护和增殖。

专家们说,天鹅洲保护区不是人工饲养,而是半自然保护区。白鳍豚的“近亲”——江豚已在天鹅洲迁养繁殖成功,为白鳍豚迁地保护提供了范例,让人看到了一线希望。如果能捕到十几头雌雄白鳍豚放进天鹅洲保护区,就有希望慢慢繁殖起来。他们呼吁抓紧时间做最大的努力,拯救白鳍豚还有希望。如果再等3至5年,即使国家有再大的投入,白鳍豚也很难抢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4
没有灭绝,至少有人工养在池子的。
就像麋鹿一样,麋鹿的野外种群19世纪就没有了,庚子之后在中国多年不存有,但现在已经有一定的保有种群并开始让它们逐步适应野外生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4
数十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白暨豚考察团展开的寻找白暨豚之旅于周三(12月13日)结束。
团队在为期6周的行程中未发现一头白暨豚。瑞士科学家弗鲁格难言失望之情宣告:"白暨豚已基本灭绝。"
他还指出:"我们或许错过了一两头白暨豚,但是它们不太可能生存太久。"
白暨豚(也称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哺乳动物,由于生性害羞,因此在中国千年的民间传说里,有长江女神的称号。不过这种珍贵的哺乳动物,现在面临灭绝的危机。
科考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介绍说,白暨豚是中国长江流域独有的水生哺乳动物,被称为"水中熊猫",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一次的白暨豚搜寻工作于1997年展开。那时候科学家发现了13头白暨豚。
2004年,一位渔夫也声称看见一头白暨豚。
2006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队伍由来自美国、中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等6国科学工作者组成。他们于上个月从武汉出发,在长1700公里的长江流域搜寻白暨豚踪影。
看来是灭绝了。唉
第3个回答  2006-12-16
当然没有。现在见的少了,是因为现在长江水质不比以前了!
第4个回答  2006-12-04
还没有灭绝,但野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