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基地

如题所述

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红旗渠修筑背景: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

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

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本段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红旗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