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有意义吗?

如题所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投入到城市中,工作,生活,为这片热爱的土地,勤勤恳恳,添砖加瓦。不畏艰辛,无惧劳累。他们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陌生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抽出时间,或衣锦还乡,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样的城市化进程里,造就了当今社会很热门的现象,比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另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空巢”。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是否有必要保留农村房。

很多乡村走向城市的劳动人民,身上都有典型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经过多年打拼,也都慢慢累积了一些财富,特别是年轻一代,组建小家,结婚生子,都会在城市里买房。家乡的房屋却很少有机会居住。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保留这些“农村房”?

1、投资角度看。这些乡村房屋,无论新旧,都承载了几代人的乡结情怀。新农村风景秀丽自然,空气清新怡人,地域广阔,静谧美好。如果地处交通便捷,环境适宜,配套齐全的郊区或乡镇,是可以考虑保留的,就算价格没有上升空间,也不会承载过多贬值。但若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距离学校医院政府办公点等设施较远,可以考虑放弃。

2、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累积,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精神层面的满足也会要求越来越高。而乡村“老家”则刚好满足了人们闲暇出行,旅行散心放松的好去处。从近些年大火的“乡村游”,“农家乐”就可窥见一斑。

3、情感需求。年轻人流连城市的喧嚣热闹,机会多,空间广。但许多上了年纪的父辈们,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流逝,叶落归根的念头在大部分国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小时候生活的家乡,承载了无限美好的念想。

综上,是笔者的个人观点。社会越来越进步,交通越来越发达,节奏越来越快,然而再忙碌的生活,都湮灭不了心中对“家乡”的念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肯定有意义呀,农村住宅如果发生战争灾难动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避风港,能够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第2个回答  2021-01-11
是有意义的。在战争时候任何一座房屋一栋建筑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誓死力争的据点,而且在关键时候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藏身的据点。
第3个回答  2021-01-11
有意义,农村相对安全,而且食物等都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保留农村住宅是正确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