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起义军为何能诈降成功?

如题所述

公元1634年,即明朝崇祯七年,全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军已经越来越活跃。

从崇祯二年,农民起义爆发到现在的六年期间,朝廷多番围剿均未见成效,甚至有越剿越多的势头。

崇祯皇帝态度强硬,委派时任右佥都御史的陈奇瑜作为五省总督,率领十万大军来围剿各地的起义军。

当时,李自成率领一支起义军在陕西一带活动,正好与陈奇瑜的大军正面遭遇,由于实力悬殊、寡不敌众,李自成带领残部被迫退入到大峡谷中。

这座峡谷名叫车厢峡,弯弯曲曲有几十里长,两边皆是峭壁悬崖,草木不生。在峡谷内难以排开阵势进行交战,陈奇瑜便派兵占领了峡谷山顶和峡谷各个出口处。李自成出不来,陈奇瑜也不冲进去,双方就在此进入相持阶段。

此时正好进入雨季,大大小小的雨下了将近两个多月,被困在峡谷中的起义军兵器都生了锈,粮食也不够吃了,生病也无法医治。

里面众人几乎陷入绝境,而外面陈奇瑜不断的派弓箭手向峡谷内射来劝降信。此时,李自成已是心急如焚,如果再不相处对策逃出困境,起义军内部很可能会哗变,到时候场面可以无法控制力。

李自成找来一众将领商议突围计策,李自成的参谋顾君恩提议:“现在外面到处往峡谷里射劝降信,我们干脆就来个诈降如何”?

听了顾君恩说完,李自成苦笑一声,摇头叹道:“前年我们过黄河时被困,就已经用过一回,朝廷不会再上当了”。

顾君恩接着分析道:“官兵围住我们近三个月了,他们却迟迟不发动进攻,就是害怕我们身处绝境会拼死一搏,他们立功心切又害怕遭受大的伤亡损失,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心理。”

李自成和众将都不说话,听顾君恩分析,“虽然过黄河时用过此计,但那时情况紧急,主事的官员肯定来不及奏报朝廷,事发后,主事官害怕朝廷降罪,肯定也不会就诈降之事上奏朝廷。”

李自成想了想,确实觉得有几分道理,眼下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放手一搏了。

李自成安排顾君恩去明军处请降,顾君恩先带着贵重礼物去见了监军和明军的几位将领,让他们在陈奇瑜面前说说好话。这些官兵将领当然十分乐意,一来有利可图,二来,也免去了打仗的危险。



在陈奇瑜犹豫不决之时,他们一个个站出来为起义军求情,说这些不过是一群被人蒙蔽和蛊惑的庄稼汉,不必赶尽杀绝,招安后打发他们各回各家,安分守己就行了。这样既平定了叛乱,对朝廷有交待,又避免了一场厮杀,保存了部队的实力,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之。

陈奇瑜思前想后,觉得确实有道理,便上奏崇祯皇帝,请求招安农民军。在得到了崇祯皇帝同意的旨意后,陈奇瑜派兵进入峡谷,清点农民军人数,他安排每一百个农民由一位安抚官监管,负责遣送他们各回老家。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农民军平安离开了大峡谷。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农民军杀掉了安抚官后又再次集结起来,而且人数比招安时候还要多出许多。得知上当了的陈奇瑜,连忙派兵追剿,可惜已经很难形成有利的围剿之势。陈奇瑜也因此事,被崇祯皇帝革职查办,流放边疆了。

李自成两次诈降成功,从侧面可以看出大明朝廷已经病入膏肓,朝廷上下居贪功好利,各怀鬼胎,畏首畏尾,惧怕牺牲;如此形势之下的农民已经走投无路、退无可退,不得不揭竿而起,一呼百应。任凭崇祯皇帝本人再勤政,也终难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1.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明朝末年,朝廷内部魏忠贤和东林党互相扯皮,内耗较大。朝廷已经无心平叛,因此,能安抚就安抚。
2.明朝末年边关吃紧。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起兵反明,满洲八旗所向披靡。除了袁崇焕打了几场胜仗,之后还被千刀万剐了,大明王朝的军队一直被虐。这样的情况下,明军根本无力平定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
3.招降的成本最低。如果与起义军开战,粮草粮饷、军服被褥、刀枪马匹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需要筹办。而招降什么都不需要,功劳和平定叛乱是一样的。
4.叛军太多,无法剿灭。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大的有张献忠的大西和李自成的大顺,小一点的起义军有罗汝才、张天林、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
(张献忠)
5.官兵不平叛。明末朝廷财政吃紧,很多时候都会拖欠粮饷,官兵的战斗积极性和战斗力都很低。甚至王嘉胤、杨六、不沾泥在陕西起义时,官兵因欠饷哗变,毅然加入农民起义军。
第2个回答  2021-03-11
因为当时对手没有想到明末的起义军还有这种战斗力,所以就放松了警惕。
第3个回答  2021-03-05
因为当时的明末统治者实在是太蠢了,根本想不到他们会诈降。所以才能让起义军诈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