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福岛核电站储水罐接连发生泄漏,水中含哪些有害物质?

如题所述

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除了氚之外,废水中高达60余种,例如碳14,钴60,锶90,铯137。这三个元素的降解时间更长,而且很容易进入海洋的沉积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这些同位素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能以更长久和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

例如,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能是氚的5万倍。而钴60能在海底沉积物中富集,浓度可能会上升30万倍。除了放射性物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洋流作用,放射性物质还可能会随着海洋运动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同时,也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称,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为“人类集体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有可能损害人类DNA。”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ShaunBurnie)称,存储水箱中总共可能有多达63.6GBq(千兆贝克勒尔)的碳-14。“这些及污水中的其他放射性核素,在数千年内都将是危险的,并有可能造成基因损害。这也是必须放弃这一计划(排放入海)的原因。

按日本的说法,他们将会对核废水进行处理,将除氚外的其他核素降到最低,氚的含量降到日本标准的1/40,国际标准的1/7,之后将处理过的废水按计划排入海中,需要疑问的是会对废水进行如此的处理么,日本可是有过对废水成分检测造假的案例。

讲道理如果不进行处理,这些个核素对福岛附近海域的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完全不是夸张。再加上海洋水循环系统,对陆地生物的影响也是不可能忽视的,对人类而言可以记入历史。若进行了处理,那么废水中只有氚的含量需要我们担心,其他的让福岛附近的居民,以及海洋生物去考虑吧。

对于氚来说,半衰期12.43年,并不是意味着经过12年,氚的放射性降低一半,这是一种概率问题,严谨来说,放射性会一直存在,只不过概率会一直减小至零,通常经过30个半衰期,就可以当做没有危害了。氚的β衰变放出的电子,不会穿透人的皮肤,但要是被吸入体内,在人体内衰变,危害就不可以忽略了,而且氚会参与细胞代谢,想要自然排出体外也需要上百天甚至更久。前面说了放射性是一种概率问题,吸入体内则会使这概率变高。

虽说日本对废水进行处理后,达到标准是可以排放的,但,一是日本是否会真按要求进行处理,毕竟有造假的先例,二是,如此对全球环境不负责的行为,后果日本无法承担,前脚还在要求中国降低碳排放,后脚就把全球环境安全置于不顾,如此行为,很难不受到谴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8
在这水里面还有很多放射性的物质,对人体有强烈的危害,有铯元素 ,β射线 。
第2个回答  2021-05-18
日本福岛县的农林水产团体和生活协同组合4月30日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政府将废水排海的方针。声明指出,这是在没有向一直持反对意见的渔民进行充分说明的情况下所作的决定,痛斥决定“极不诚实。
第3个回答  2021-05-18
这些储罐中的水检测出每公升含46至57贝克勒尔的铯137,以及1290至1930贝克勒尔的释放β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另据中新网16日援引台媒报道,目前东电公司正在持续研究将核污染水排海的具体方式。东京电力公司正探讨是直接从厂区港湾将核污水排放入海,或是采取在海底铺设管道到外海排放的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中,其他核电厂排放含氚废水时,多采用通过管道向外海排放。对此,东电方面将在听取地方政府与渔业从业人员等意见后,再决定具体排放方式。
第4个回答  2021-05-18
这些储罐中的水检测出每公升含46至57贝克勒尔的铯137,以及1290至1930贝克勒尔的释放β射线的放射性物质。 核废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物造成巨大的伤害,一旦该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物和水源都会因此受到污染,并随着洋流扩散到全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