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词语

如题所述

现代文阅读中,词语理解和赏析是经常会考到的,在设题的时候通常赋分为6分,要想得到这6分的满分,就必须明白考试中怎么考!

词语理解的设题
1.课本教材中的设题

1.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2.(七下《驿路梨花》)“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

这两道题都属于词语的理解,会直接说要分析词语的含义,这种类型的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对应在考试中,词语理解会以加点词语的含义设题。

2.考试中的设题

1.2015重庆B卷14题: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2019遵义9题:第⑧段中加点词“镇定”与“颤抖”是否矛盾?为什么?

3.2019大庆22(2)题: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一句中连用三个“偶然”,前两个“偶然”的含义相同是_____;第三个“偶然”的含义是_____。

上面的三道题都是考查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同的是第二题并没有直接表明要考词语的理解。但还是通过加点词的含义的对比来完成答题。

词语理解的答题
从课本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题目,我们可以小结词语理解的题目一般会以词语的含义的形式出现,词语的理解其实上就是要回答词语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在回答词语理解的题目的时候要回答: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词义是这个?

词语的理解

1.分析词语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意思)

2.根据词语的语境判断词语的语境含义(指代义、修辞义、引申义等)。这个时候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找出词语隐含的信息。(为什么是这个含义)

注意词语的理解不需要回答词语所涉及到的手法。

补充:①怎么找到指代义?找到词语所在句→确定指代内容→代入原文检查。

②怎么找到修辞义?联系上下文,找出本体和喻体→去掉喻体留下本体,即答案。

词语赏析的设题
词语的赏析一般会以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好处/妙处的形式出现。通常出现的提示词“品味/品析”。

1、课本中的题目

(七上《秋天的怀念》)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直”)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赏析词语和句子的方法:阅读上下文
  通过阅读上下文,了解词语和句子的特殊含义
  有些词语和句子在文章所设定的特定场合下,具有特殊的含义。我们要了解这种特殊含义,就要仔细阅读上下文,了解它的特定场合或特殊情形。
  例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的两句话: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如果脱离了原文,我们对于“碰壁”和“黑洞洞”的理解就容易发生偏差,会真以为由于天黑,所以容易碰壁。而结合整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就会知道“碰壁”指的是斗争中受到的挫折和打击,“黑洞洞”指的是社会的黑暗。这两个词离开这篇文章的特定场合,词义就会发生变化。
  赏析词语和句子的方法: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上下文,了解事情的全过程,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特定含义
  有时,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是和文章所写的整个事情分不开的。我们了解了整个事情的过程之后,对于这些词语和句子便能够正确理解了。
  例如《夜莺之歌》这篇课文中的不少句子,如果不了解课文所叙述的事情,只孤零零地看一句话,就会歪曲这些句子的意思。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当面戏弄、痛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
第2个回答  2020-11-22
诗词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语言特色类型有: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思想。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品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1.从题目切入。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例如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的信息就是探访著名香积寺院。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最后流露出的“安禅制毒龙”的佛学情感也是由探访而来的。
2.从注释切入。
例如:窦巩《南游感兴》
伤心欲向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