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经常迟到妙招

如题所述

1.不要强迫自己,非要准到一分一秒

上班上学路上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堵车。因此可以尝试提前10~15分钟出发。

2.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提前整理出来

有些人在早晨找衣服及选衣服问题上会花费很多时间,比如穿了一件之后不满意可能要再换 一件。因此最好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全部放到特定位置,而且最好前一天晚上洗澡。

3.不要完全关闭窗帘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唤醒我们起床。如果完全关闭窗帘,真的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深夜。

4.睡觉前不要老看手机

有些人习惯睡前看手机,导致睡眠时间无形当中缩减。没有充分的睡眠,早晨起床时间确实无法得到保障。

5.闹铃响起,不要再睡一小会儿了

有些人习惯把闹铃设置成间隔几分钟再响,目的是多睡一会。可是这个多睡 一会,很快就会耽误10~20分钟以上,甚至有可能再次进入深度睡眠。闹铃一响,立即起床,这是不迟到的前提。

6.向周边亲朋好友承诺,会改掉迟到习惯

很多小毛病确实不能用一个人的能力去解决。可以试着和周边的人先承诺,以后不会再迟到。如果迟到会接受什么样的小惩罚。不要小看这个方法,很多人为了面子也会遵守自己的承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人爱迟到,而且看起来迟到的习惯很难改。那么作为经常迟到的人,怎么可以有效改掉这个老大难问题呢。
1.不要强迫自己,非要准到一分一秒

上班上学路上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比如堵车。因此可以尝试提前10~15分钟出发。
2.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提前整理出来

有些人在早晨找衣服及选衣服问题上会花费很多时间,比如穿了一件之后不满意可能要再换 一件。因此最好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全部放到特定位置,而且最好前一天晚上洗澡。
3.不要完全关闭窗帘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房间,唤醒我们起床。如果完全关闭窗帘,真的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深夜。
4.睡觉前不要老看手机

有些人习惯睡前看手机,导致睡眠时间无形当中缩减。没有充分的睡眠,早晨起床时间确实无法得到保障。
5.闹铃响起,不要再睡一小会儿了

有些人习惯把闹铃设置成间隔几分钟再响,目的是多睡一会。可是这个多睡 一会,很快就会耽误10~20分钟以上,甚至有可能再次进入深度睡眠。闹铃一响,立即起床,这是不迟到的前提。
6.向周边亲朋好友承诺,会改掉迟到习惯

很多小毛病确实不能用一个人的能力去解决。可以试着和周边的人先承诺,以后不会再迟到。如果迟到会接受什么样的小惩罚。不要小看这个方法,很多人为了面子也会遵守自己的承诺。
第2个回答  2020-10-07
我从来不迟到,面试工作的时候我可以自信的告诉面试官我从来没有迟到过,这个很加分,因为一个不迟到的人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这样我收获了很多人的喜欢。

宁可早到一小时,绝不迟到一分钟。

方法就是,心理上,提高自己的自尊心,注重自我形象,以及发自内心的热爱要做的每件事,热爱工作,上班不迟到,热爱社交,约会不迟到。

行动上,我喜欢用导航,先看好路上要花的时间,算好几点出门,然后设定闹钟,闹钟备注就是“出门”。比如要去大兴带课,路上要花一小时四十分钟,那我就提前两小时出门,闹钟响了,无论如何都要踏出家门。如果你还需要准备工作,比如化妆换衣服什么的,那就也计算好时间,也设定一个闹钟,备注是“开始准备”。这样我就不信你还能迟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07
某销售型公司,员工作风一直比较散漫,迟到早退都是家常便饭。原来的总监,也是见怪不怪,以前也想管,感觉下属做业务也挺辛苦的,不必这么计较。结果,跑业务的可以找理由说喝醉了晚来一会儿,现在,搞管理的也编各种理由,迟到早退了,好像别人迟到早退就是占了公司便宜似的。前不久,空降了一位新总监,是一位作风严谨的人。发现公司员工作风这么散漫,就想来一个下马威,好好整治整治。办公室主任赶紧拉住他,大家散漫惯了,你上来就烧这把火,这不是与全体员工为敌吗?咱俩商量一个其他办法。新总监让办公室宣布了一个游戏规则,谁迟到早退一次,按照一分钟一块钱的比例在群里发红包,由办公室主任统一收,作为团建基金,攒多了就一起聚餐,吃大户。大家就这么一听,也没有当一回事儿。第二天,新总监居然迟到了十分钟,办公室主任就在群里喊,总监迟到十分钟,发红包发红包。总监就在群里发了一个十块钱的红包。总监带头交罚款,员工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那些不爱迟到早退的员工,就喜欢盯着那些偷奸耍滑的员工,只要有迟到早退的,总有员工掐着表点数,然后起哄:某某某,迟到了三十分钟,发一个三十块的红包。某某某,早走了二十分钟,发一个二十块的红包。刚开始,大家的迟到早退还有惯性,很快就攒了一千多块。新总监就招呼大家去撮了一顿大餐,吃的那些经常迟到早退的员工只肉疼。后来,迟到早退现象就像抛物线一样,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在基层管理,非要拿着硬制度硬压,说不定还起到集体抵制的反作用。发动员工斗员工,就当玩笑一下,嘻嘻哈哈就把老毛病给治住了,而且还断了根。PS:行走职场,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制度解决,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反而能把问题迎刃而解。学习基本的管理方法,看懂这套书就够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9
早些年,偶尔迟到被认为是个无伤大雅的小节,尽管象德国那样严谨的民族会把迟到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来看待,但宽容的我们对于初次见面的迟到无论等的时间长短都会抱以客气的微笑,如果知道某君有善迟到的恶名,最多也就是投桃报李回敬以不那么守时罢了;假如对方是位样貌姣好的小姐、或财大气粗的财主,人们甚至会觉得他们有迟到的资本。随着国家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来、出国的人回来,现在守时非常被重视;“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也使人们直接把迟到跟谋财害命联系在了一起。问题变严重了。 一般看来,迟到的人通常会陈述一些理由,他们或是因为个人原因,或是因为交通等环境因素,满脸的歉疚让人不忍过多追究。但是,对于那些足以称为“习惯性迟到”的人们,探讨心理因素已经到了有必要的程度。根据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这样的问题大致有这么几种心理机制。
案例1:
苏小姐,作为一个白领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可是在约会的时候,她还是经常迟到。朋友的抱怨、领导的批评听的已经太多太多,可似乎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变。因为她发现无论她早晨起的多早,做的准备有多充分,她一到出门的时候,就会突然想起,好像家里的煤气没有关,要么就是无法确定出门的时候是不是锁门了。于是,经常再半路折回家中,检查一番,结果发现,一切都很正常。可下一次,这样的事情又要重复发生……
点评:
苏小姐是个比较典型的有强迫型心理问题的人。作为这类问题的典型症候,无论时间多少,反复检查、反复核实、反复做仪式性的行为是很难克制的。问题最初的成因很多,或者是一次不经意的错误令她吃过大亏,或者是幼时追求完美的父母一直对她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使她养成了反复检查、杜绝错误的习惯,总之,这类事情导致的迟到并非她个人故意造成,也不是她想克服就能克服得了的。
建议:
如果她能够及时认知问题的存在,并有寻求帮助的悟性,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帮助非常必要。因为她对完美的追求绝不会单纯停留在浪费些时间反复核对上面,同时会让她因为力求琐事的完美而忽略对大局的顾全。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