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农村党课

如何上农村党课

  党课是对每位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让广大党员了解党的方针路线及党的中心工作的重要学习载体。2012年底的党统数据显示,全国共有8500多万党员,其中农村党员约2500多万,约占总数的30%。从现状来看,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相对较大、学历相对较低、劳动能力相对较差、工作相对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抓好这支庞大的农村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又该如何给农村党员讲好党课?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注重“学”,在武装头脑上下功夫。讲党课,不仅是对听课者的教育,同时也是对授课者的自身教育。如果不能广泛收集新鲜生动、富有价值、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料,讲课就难免枯燥平淡、索然寡味,更何谈调动党员的兴趣和关注?因此,授课者一方面要注重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多阅读信息资料、多关注理论热点,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确定讲党课之前准备好翔实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能就理论而讲理论。比如,笔者所从事的是组织工作,但给农村党员讲课就不能仅仅讲授党建理论,还要熟练掌握农村土地政策,了解农村党员想什么?盼什么?,做到脑中有谱、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要注重“思”,在讲课思路上下功夫。农村党员听党课,可不愿意听领导干部高坐台上、照本宣科。因此,必须认真思考、思路清晰,形成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风格,否则也只是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一方面,要对所学理论和知识清晰梳理、串成通俗易懂的体系,做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要深入思考农村党员的关注点,确定自己讲党课的重点。比如,同样是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农村党员讲党课时就要重点讲讲他们比较关注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内容。
  三要注重“讲”,在讲话水平上下功夫。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很多领导善于做大会报告,但讲党课却不行。一方面,要讲农村党员听得懂的话,要善于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洁形象的群众语言,以达到听课者喜闻乐见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讲与农村党员贴心的话,时刻将党员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高度关注党员群众的切身利益,了解党员群众的真实需求。只有这样,说的话才能让听课者感到温暖贴心,进而拉近与听课者的距离。
  四要注重“实”,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上党课的目的除了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指导工作实践。给农村党员讲党课,切忌讲得“太深”,夸夸其谈理论,把讲党课搞成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对群众讲实话、不讲空话,讲真话、不讲假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幻的话,真正与农村党员情感相通;另一方面,要将党课内容与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区域发展、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引导党员结合本职工作岗位创先争优,有效发挥他们在推动地区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2
农村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汤 英 龙

农村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既是一个传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崭新的实践问题。目前,在第三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认识对人们的行为将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先进的观念,是人们行动的眼睛和拐杖,能够帮助人们努力工作,改邪归正,匡扶正义,甘洒热血,无怨无悔;错误的认识、陈旧的观念,往往是束缚人们前进的羁绊和桎梏,使人意志消沉,工作乏味,敷衍塞责,甚至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唱对台戏。也就是说,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方可行为自觉,行动有效。
先进与落后是相比较而言的,它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时间或次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原因来说,有来自外部的,如推进、请进、引进;有来自内部的,如演进、奋进、挺进。就方式而言,有激进、有渐进。就价值而言,先进被推崇、敬仰、发扬光大;后进被鄙视、鞭笞、淘汰出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有先进的阶级性、广泛的人民性、科学的规律性、丰富差异性。先进的阶级性指"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与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相融合,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实现与时俱进,最富有革命远见,大公无私,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最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广泛的人民性指"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一员",与最广大人民血肉相联,休戚与共。以人民利益为光荣,以人民利益为己任是中国共产党员最本质的属性,是其先进性的精髓和核心。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的规律性,建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之上,建立于对世界各国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的科学思辩与借鉴之上,存在于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的辩证思维和继承之中?quot;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丰富的差异性,就是说党员的先进性有时间上的差异、空间上的差异,主体职位、工作的差异,是变化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到执政党且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是由其先进性所决定的,是共产党人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握规律、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创造业绩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来,阶级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试图救亡图存的艰辛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的炮火,振奋了被压迫的世界人民,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的策划、组织和导演,促使各民族手拉手战斗、心连心拼搏,"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无数共产党人冲锋陷阵,乐于奉献,为民为国,舍家忘我的先锋模范作用像太阳一样不断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挥写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气宇宣扬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向一切落后腐朽的思想、制度、阶级、集团进行猛烈的攻击。28年的血雨腥风,洗礼了党的先进性,锤炼了人民的坚定性,结束了三座大山的没落性,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0多年改革开放 "刮骨疗伤",强身健体,再一次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光辉风范,"不但能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能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不但善于领兵打仗,而且善于发展生产,构建和谐社会;不但要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还能善于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80多年的历史和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革命到发展,从国内到国外都以鲜活而丰富的事例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是由其先进性决定的;之所以能够处于执政地位,是由其历史功绩决定的。党员受人尊敬、被人爱戴,不是出身、职位、学历、资历作用的结果,而是为民牺牲、为民谋利、为民奉献的结果。历史可鉴,山河作证,党员的先进性不是禅让的,也不是世袭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永无止境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当前广大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在①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理想信念,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扎扎实实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②奋斗目标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现实追求。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奋学习,兢兢业业创造一流业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③组织上以民主集中制为最高准则。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坚持集体领导,维护会议决定;坚持民主讨论,维护团结统一;坚持遵纪守法,维护制度尊严。④工作上以自觉、创新、求实、持续性奉献为目标。树立党员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责任。廉洁奉公,艰苦奋斗,讲风格、讲业绩、讲奉献,比工作态度、比工作效率、比工作创新。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发展方面做名"先锋",当好"教练":带头致富、带动致富。自觉学习、实践、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推广新科技、新思想、新信息。树立市场意识、精品意识、大局意识,带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组织、带动农民抓特色、闯市场、搞加工,走互助合作、入股经营、同生共赢的发展道路。生活宽裕方面胜任"当家的",做名"好管家":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合理规划、精打细算。树立节约意识、勤俭意识、奋斗意识,立志创业,追求致富,实现和谐。乡风文明方面扮演政工干部,做好"教导"工作:带头发扬优良传统,扶贫济困、尊老携幼、邻里友善、维护公道、捍卫正义;带头光大先进文化,树立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活动、抵制落后习俗、推动健康文明村风。善于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利助人。凝聚民心、鼓舞民心、带动民心,幽默诙谐,大度乐观,积极进取。村容整洁方面成为行家里手,当好"参谋助手":积极为整村规划献计献策,树立大局意识、群众意识、他人意识,不乱堆放垃圾污物,带头畅通道路、水路、电路,为群众绿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庭院想办法、出主意。管理民主方面全力参政议政,完善统一战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倡导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克己奉公。坚持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批评与自我批评,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团结统一,支持组织科学管理、开展活动、优化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广大农村党员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事,淡薄名利、甘于奉献,争先进、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好模范、带动作用,不断为党的先进性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2个回答  2010-07-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板书)

近两年以来,由于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在实践中提出和实行了许多支援农村、富裕农民、加强农业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一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宏观环境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黄金时期”。最近几年,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制度创新,有力推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二是粮食产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粮食安全问题逐渐缓解。三是乡镇企业快速增长,农民就业开始逐渐恢复。四是农民收入打破了1996年以来增幅连续下降的格局,出现了8年以来少有的增幅。在收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消费开始活跃,农村市场也由冷趋暖。

在充分看到“三农”发展的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三农”发展的因素依然严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等等。这些说明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仍然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看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教学提示:这部分谈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如需进一步展开来讲,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一之内容)。

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方面任务(板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这个“新农村”相对的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针对在新世纪里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面对的是新世纪和新要求。这个新要求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就是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20个字”的总体要求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提出了五个大的方面的任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的(教学提示:这一部分主要讲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和任务,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二之内容)。

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国家“十一五”以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些年,在城乡发展方面,由于二元经济体制等诸多原因,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这次中央全会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而农村的发展照样离不开城市。可以说,我国农村与城市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依赖性正在日益提高,因此,只有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教学提示:此处可以进一步讲一讲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三、之四之内容)。没有农村的发展,就不会有中国的发展。在过去的城乡发展中,我们有些偏重于城市,现在则到了该向农村倾斜的时候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农村的发展上。必须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升级,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新农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途径,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落实好中央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3个回答  2010-07-02
你就给他们传输党的先进思想,了解党的历史使命,知道党的时代精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