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拨开迷雾看本质的能力?

如题所述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精则诚,精则明,精则一,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提纯,剥离,研磨,回到本质,如冶金,就要要除去汞铅铁铜等杂质。做人也要“剥离研磨”,即去私欲的过程,不能去掉,抓住,刨掉身上的症状,也回不到心之本体,看不到本质。透过商业的现象看本质,实际是因果关系,“心,道,德,症状”,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道,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有什么样的德就有什么样的症状,也就是现象,都是心的发用。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我们的心,决定你要做什么。静心,明心,自信,坚信,坚持行动,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本质与现象是一对哲学范畴,透过现象把无认知本质是不二法门。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属性或规定性。事物的本质一旦改变,就从一事物转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例如 : 正负电子相遇湮灭后就变成了一对光子,当一个人脑细胞死亡超过一定程度就变成了尸体。所谓现象,是指事物外在的非固有的属性,事物现象的改变或变化一般不会影响事物的本质。例如,搞矮胖廋是人的非本质属性,高一点或廋一点、矮一点或胖一点都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一番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分析研究过程获得的。在某种特殊情况之下,人们对某一事物本质的认识似乎无须经历上述过程,只凭“灵感乍现”来得到。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所谓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人们对某一事物的长时间的观察研究与思考,然后才可能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像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的开悟,看似偶然,其实是对于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经过多年的苦苦探究后,才具有的一种“豁然开朗”。如果相反,释迦摩尼没有之前的艰苦求索,那么,他是不可能有最后的豁然开悟的。这一原理告诉人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或干成一件事情,对事物现象的把握和研究的过程是绕不过去的。
第2个回答  2019-04-03
我们看到了两只兔子准备抢葫萝卜。大兔子抢到一个枝叶繁茂的萝卜,小兔子抢到一个叶片瘦小的萝卜。大兔子以为抢到大萝卜,其实很小,也不好吃,里面的筋丝很多,很柴,味道还差,水分还少。再看小兔子抢的那个,叶子弱小,而地下果实很大,筋丝少,水分多,味道也纯正口感也好。这就叫长叶不长肉,中看不中吃。这就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好做表面文章的人没有实质性内涵,这叫外强中干。低调做人的人时刻都在壮大自己实力。这叫“十年寒窗无人同,一举成名天下知。”。“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这个事物到到底是什么样的,还要时间来验证。过段时间就会有变化。应长远来看,才能知道事物真象!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整体去分析,不能用盲人摸象的方法来认识世界。要客观认识世界,就应学习,我们的祖祖辈辈,把他们的毕生心得都写书传世。比如孙膑把行兵打仗的规律写成了《孙子兵法》,那是每个军事家必修的课题。他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有力武器。再来看看《红楼梦》,它是曹雪芹用毕生心血铸成的丰碑。这本巨著,包罗万象,地理,人文,宗教,信仰,心理,医药等等方面都达到前人所不及的高度,那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有帮助。当然还有很多名著,就不一一写尽。
第3个回答  2019-04-03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独具慧眼,用较高的观察和感知力做支撑。知道了方法和思路,还需要有较强观察和感知力,遇事时才能看的清、看得准、看的全、看的细,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提供信息支持,还应辅以对事物的感知力,所谓感知力就像一名优秀指挥人员,在行军途中能通过环境和气氛感知有伏兵一样,感知看不到摸不着的信息。
第4个回答  2019-04-03
假设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就要把我们能够掌握的,关于这个人的所有现象写下来,比如:身高,体重,家世背景,念什么科系,成绩如何,有什么嗜好,等等。写下来后, 开始问自己:“如果他少了这一样条件,他还是他嘛?”按照这种方式把每个细节一一问清楚,最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条件是绝对不能少的,一旦缺少了,他酒不再是他了,这剩下的东西就是他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