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④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
【译文】所谓风俗教化,是从上向下、从前向后推行的。所以,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和顺。至于父亲慈爱而子女忤逆,哥哥友爱而弟弟无礼,丈夫仁义而妻子放肆,那就是天生的恶人,要用刑罚来制服他们,而不是训诫教导所能改变的。
家里不用责罚,孩子的过失就会很快出现;刑罚用得不当,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治家的宽严尺度,也好比治国一样。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节俭就显得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若有人具备周公那样的才能与美德,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一提了。”这样说来,是应该节俭而不应该吝啬了。节俭,是合于礼数的节省;吝啬,是对穷困危急的人也不体恤。当今的人肯施舍却也奢侈,能节俭却又吝啬。如能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老百姓生存之本,要靠种庄稼才有饭吃,种桑麻才有衣穿。贮藏的蔬菜水果,是果园场圃出产的;鸡和猪等美食,是鸡窝猪圈里养着的。还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蜡烛,无一不是耕种养殖的产物。最能管理家业的人,即使足不出户,生活必需品也都够用了,只是家里缺一口盐井罢了。如今北方的风俗,一般都能做到节俭,使穿衣吃饭有所保障。而江南一带奢侈成风,多数都比不上北方。
梁孝元帝时,有个中书舍人,治家缺乏尺度,过于严苛,妻妾就共同买通了刺客,趁他喝醉酒的时候把他杀了。
世上的名士,一味讲求宽厚仁爱,却导致招待客人的饮食,被奴仆减少,承诺资助的东西,被妻子克扣,甚而轻侮宾客,侵犯乡邻,这也是家庭的一大祸害。
齐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从不发脾气,一次因连日大雨,家中粮食没了,他派一个婢女去买米,结果婢女趁机逃走了。三四天之后,才把她擒获。房文烈平静地说:“全家都没吃的了,你到哪里去了?”竟然没有用杖刑。房文烈曾借房子给别人居住,那人家里的奴婢拆房子当柴烧,都快拆光了,他听后只是皱了皱眉,最终一句话也没说。
【原文】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译文】裴子野的远亲旧属中只要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他都收养下来。他家里本就清贫,还时常碰上水旱灾害,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强让大家都吃上,他也和大家一起吃,从不流露出抱怨的神情。邺下有个将军,贪婪地聚敛财物,家中已有八百仆人,还发誓要凑满一千。早晚每人的饭菜,以十五文钱为标准,遇到有客人来,也不添加一些。后来他犯法被查处,查抄家产时,发现他家有一屋麻鞋和几个仓库的旧衣服,其余的财宝,更是不可胜数。南阳有个人,家财富足,而为人特别吝啬,冬至后女婿来看他,他只准备了一铜壶酒,几块獐子肉。女婿嫌他过于简慢,一下子就吃了个干净。这个人愕然,只好勉强吩咐仆人添上一点,这样添了几次后,回头责备女儿说:“你丈夫爱喝酒,所以你老受穷。”等到他死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哥哥竟然把弟弟给杀了。
【原文】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吾家巫觋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译文】男婚女嫁要选择清寒人家,这是先祖靖侯订立的规矩。近年来婚姻之事,就有贪图彩礼出卖女儿,送绢帛买进儿媳的。为子女选择配偶时,比较对方长辈的权势,计较彩礼的多少,讨价还价,和做买卖没有两样。结果,选中的女婿猥琐下流,娶来的儿媳专横跋扈。他们贪求私利,反而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慎重吗!
借别人的书籍,都必须爱护,书借来时如有缺损,要修补好,这也是士大夫的百种善行之一。济阳人江禄,书没读完时,就算有要紧事,也要把书籍卷束整齐,然后才起身,所以书籍不会损坏,他找别人借书,别人都不感到厌烦。有的人把书籍胡乱地放在桌案上,那些分散的卷册,多数被孩童、奴婢和侍妾弄脏,又遭受风雨、蛀虫、老鼠的毁损,实在有损道德。我每次读圣贤的著作时,从没有不严肃恭敬地对待。若纸上有经书上的词句或贤士的姓名,可不敢用在污秽的地方。
我们家里从来不请巫婆或巫师来祈祷;也不用符书设道场来祈福消灾,这都是你们亲眼所见,切莫在这些迷信虚妄的事情上浪费钱财。
【点评】家庭是一个神圣的港湾,里面停泊着爱的航船,我们和家人就在这港湾里,躲风避雨,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日子。港湾需要维护,家庭也需要治理,而我们最纯真的心愿,用四个简简单单的字来概括,那就是——过好日子。
《治家篇》中,作者主张重视家庭教育,勤俭持家,他还特别强调:治家贵在适度,不可一味宽厚,也不可一味严苛。另外,在金钱、婚姻、书籍、祈祷等与古代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正统的家庭观,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古人的一些生活观念。
与封建社会的大家庭相比,今天的家庭结构相对简单。农业社会的治家准则已不完全适应当今社会,但言传身教、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家庭完全应该加以继承。另外,古人崇尚的“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的乐善好施精神,特别值得今人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