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赋予老儿歌新生命?

有关人士认为,当代童谣已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脱离生活、没有童趣、太注重教化功能,与童谣创作者长期形成的僵化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

  杨姣等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士认为,现在适合小朋友传唱的儿歌、童谣不是特别多。因为现在的一些儿歌打动不了人,好的童谣、儿歌越来越少,只能传唱以前的,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创作好的儿歌、童谣,或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再创作,赋予老歌新生命。

儿歌只需要孩子喜欢就可以,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看新闻,有教育人士批判现在的儿歌不适合小朋友,脱离生活没有童趣,注重教化,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某位家长在教孩子儿歌的时候,小朋友一脸不解的问家长,什么是手绢,什么是燕子,等等。总之新闻最后的出的结论是,过去的那些经典儿歌过时了,需要新的儿歌和童谣。可是真的如此么?

作为一个家长来说,并未觉得现在的儿歌有何不妥之处。我家小孩现在两岁多一点,正是喜欢儿歌的时候,很早就给她买了专门的儿歌机,小朋友是爱不释手,走到那都拎着这个“大兔子”。现在她可以完整唱下来的儿歌已经有十多首,能哼出曲调的那就更多了。

在新闻里,声称记者去了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很多的小朋友都不知道燕子和其他鸟类的区别。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一百个不信。我家小孩还没有到幼儿园的年龄,就已经能够吧燕子和其他鸟类分开,甚至已经可以叫出十几种鸟类的名字,不至于那些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如我家小孩吧。

手绢也是一样的问题,文中说道小朋友只知道手绢是用来丢的,却不知道手绢的用处。可是以我的经验来说,这个说法也是一个笑话,估计记者只知道一个《丢手绢》的儿歌罢了,可实际上,关于手绢的儿歌还有很多,比如儿歌《小手绢》中就有唱到“又擦鼻涕又擦汗”。我家小孩都知道手绢的作用,甚至还和我们要手绢,还好家里刚好有多年前旅游的纪念手绢。

如果说脱离实际,其实不只是这些儿歌,几乎大半的儿歌都是如此。现在的小朋友,没数过鸭子,没骑过毛驴,买采过蘑菇,可是《数鸭子》《我有一头小毛驴》《采蘑菇的小姑娘》他们一样的喜欢,难道必须要真的看过实物才可以么?某些专家貌似也太看不起小孩的智商了吧。

儿歌和童谣这些并不是只是为了给孩子增加乐趣,也应该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应该是可以带着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些经典的儿歌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历久弥新,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直怀疑为什么有人会把矛头对准那些经典老儿歌,看到最后才算是明白了,原来又是一篇推广所谓“新编儿歌”的软文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31
儿歌童谣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回忆,你听过《小燕子》《丢手绢》......等等经典童歌,但是当你教现在的小孩子唱这些童歌时你会发现,他们没见过小燕子,不知道丢手绢是什么,每当幼儿教师在台上唱这些经典童歌时台下的小朋友总是一脸懵逼。时代在变化,你的经典只是下一代人的古典,就像我们这代年轻人不喜欢花鼓戏一样,是的,那些儿歌过时了。

我觉得儿歌作为孩子童年的一部分,不仅对孩子在成长及学习语言、音乐的过程中提供了帮助,也是其对生活认知的一种工具,因此孩子们听的儿歌应当是符合时代特征,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若是脱离了生活,没有了童趣,儿歌童谣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因此幼儿教育中那些坚称经典儿歌不会过时的“老顽固”们,请放下你的童年回忆吧,毕竟那是你的童年,不是孩子们的童年。因此现代的幼儿教育者们应当创作出新的符合时代特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童谣歌曲,亦或者是创作出新型的儿歌形式等。

在这点上也有许多幼儿园做的很好,就拿我我妹妹所在的幼儿园来说,她们的老师教给她们的儿歌不仅仅是曾经的老儿歌,还教孩子们唱一些英文儿歌,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如《小苹果》、《大王叫我来巡山》都被当做儿歌教给了孩子们,除此以外我觉得她们更有新意的是在教她们儿歌的同时还为这些儿歌编排了相应的儿童舞蹈,使得孩子们能一边听儿歌一边学跳舞,不仅锻炼了孩子听说唱跳的能力,给孩子的童年生活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以上便是我对于如何赋予老儿歌新生命所给出的提议。
第2个回答  2017-03-31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回想起来,女儿在学说话阶段,在上幼儿园阶段,我好像就没找到什么她能喜欢的儿歌呢?!

从专业网站和杂志上,能找到的那些儿歌,我读起来,唱起来都别扭、拗口,更不要说让女儿喜欢了!

就是在幼儿园,女儿她们喜欢的儿歌也没多少,虽然有专业的教材和老师。但我听过她挂嘴边的只有很少的几个:

    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

    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

    小滑梯,长鼻子,滑的屁屁凉凉滴!

这些都是她们朗朗上口诵读的,唱的歌曲呢,好像只有我们那个时代就流行的《小燕子》了……

呜啦!女儿初一,现在到KTV唱歌,很难找到一个她会唱的儿歌,就是找到了,也是五、六、七、八音都难全,是不是儿歌不属于她们时代的缘故呢!


___________


儿歌,日渐稀少,或者失去了时代特征,并不是没有人去创作,而是现在的家长,都更多地关注了“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开发”,很少有人关注和重视孩子这些先天能力的发育和外围的能力培养了!

这种不科学的急功近利的理念和行为,直接导致现在国内的好多儿童专业网站和杂志、甚至儿童研究机构,为了应和家长和社会的需要,放弃了儿歌的创新和创作!

新时代的媒体工具的儿童的语言表达情感、行为动作训练、还有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像“儿歌”一样,被当成扔在墙角的“没人理的玩具”了!


童谣失去生命力,并不是给老儿歌新生生命力的问题,有些内容,早已经留存有历史中了,真的要吸引儿童注意力,开发他们的语言、感情表达,应该开发创作新时代的儿歌和童谣!

像好多家长和老师担心的,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手绢是用来擦鼻涕的,只知道是用来游戏的,这个很正常的,更何况丢手绢的游戏,对于现在的孩子,席地而坐的可能性比较少,只能在教室里坐凳子玩了,手绢也被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种问题并不大,因为有比较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比较成熟的教材,而且每年都有比较成功的儿歌和童谣产生,加上现在网络媒体发达,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老师、家长、孩子接触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第3个回答  2017-03-30
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短,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幼儿园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但是律动性在幼儿园也是有着很大作用,童谣通俗易懂幼儿容易学习与理解,能够在童谣中学习生活常识与知识如关于幼儿健康常识的歌谣 

  一从小锻炼身体好

  花花绳绳一条条

  大家比赛把绳跳,

  单脚、双脚,

  翻花、双摇,

  花样多来姿势巧,

  从小锻炼身体好

  二萝卜白菜

  红萝卜,大白菜,

  红的红来白的白,

  吃萝卜,吃白菜,

  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三漱口

  小花杯,装清水,

  咕噜咕噜漱漱嘴。

  要想牙齿好,

  吃过东西快漱嘴。
学习认识小动物的歌谣有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公鸡公鸡真美丽,
  大红冠子花外衣,
  油亮的脖子红红的爪,
  人人见了人人夸。
  小鸡小鸡叽叽叽,
  爱吃小虫和小米。
  小鸭小鸭嘎嘎嘎,
  扁扁嘴,大脚丫。
  小青蛙,呱呱叫,
  专吃害虫护庄稼。
  小肥猪,胖嘟嘟。
  吃饱饭,睡呼呼。
  小松鼠,尾巴大,
  轻轻跳上又跳下,
  我帮你,你帮我,
  采到松果送回家。
  小孔雀,真美丽,
  身穿一件花衣裳,
  衣服干净又整齐,
  我们大家喜欢你。
以简单的具体方式来教导幼儿关于健康常识以及认识小动物,比空谈健康常识和用图片认识,更能让幼儿接受记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知识等被编成童谣让幼儿学习,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优秀作品,《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更美丽里。是经过多少人传唱下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环境的原因,小燕子已经很难来到了,而《丢手绢》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尽管现在很少有人用手绢了,但是他的教育意义却不是什么“没有生活、没有童趣”这需要幼教工作者在讲解时需要,更形象的给幼儿解释了。
关于分享的童谣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宝宝不在留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没有他人的概念,而这首童谣让孩子能够想到其他人学会分享,怎么能说它脱离生活没有童趣呢?
其实在一些好的幼儿园也会有好的童谣流唱,是经过创新赋有新生命的儿歌童谣,但是因为童谣是这些幼儿园自己所创作不愿共享,所以一些硬件与软件设施不好的幼儿园,传唱更多的是古老的童谣,但是因为师资水平的的原因,不知道如何去给幼儿解释教学。才会说所学童谣与现实脱轨,而我一直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看燕子难道非要看实物吗?现在网络资源那么多,完全可以先让孩子从网上认识,再在生活中慢慢寻找啊!每当孩子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与观点时,老师难道只能布置作业让家长带孩子认识新事物吗?
童谣是需要发展与创新,但是我们也不能全部抛弃那些古老的童谣,创新童谣就如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知道经典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历史的检验的,我们不能因为无法解释她,就说她脱离生活就遗弃她。
好的幼儿园资源需要大家共享,其实不管做什么不能闭门造车,只有百花齐放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此类文化发展与创新。幼儿园共享自己的优秀资源,幼儿工作者才创造更多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符合现实生活且赋有童趣的歌谣。
第4个回答  2017-03-30
聊起儿歌,我回忆了一下我的童年。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电视有。到处追逐,跳绳玩石子,唱儿歌。这些,都是童年里美好的记忆。我刚才一下子想起来的儿歌,并不是新闻中提到的小燕子,而且《读书郎》。开头两句这么唱

小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

默默地唱了两句,想起了当年小小的自己,背着小书包,一步一步的走到学校。

现在回到家,看小孩子唱儿歌已经很少了。成群的孩子啊,在一起唱儿歌似乎很少。再看看现在他们唱的那些儿歌,经典的似乎不多。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不是儿童了,再唱那些歌已经记不住。很多孩子会唱凤凰传奇的歌,会跟着旋律跳舞,这和环境有关。但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在幼儿园老师教那么多儿歌,就没有说我要跟着儿歌跳舞呢?

正如每个人都有一首关于青春的歌,每个人也会有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所以,儿歌创作者,更应该体会生活,去孩子的世界中,去看看孩子的世界有什么,想要什么。一首歌曲想要成为他们童年的代表,并不容易。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更不能随意就出来了。

正处在儿童时期的人,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兴趣,音乐也是。如果有更多优秀的儿歌,相信他们之中的某一些人将来会奉献在音乐上。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儿歌。希望儿歌能带给他们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