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肾病吗?

如题所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它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其发展过程在初级阶段只表现为渗透性改变。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脏病变尚能逆转,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表示已发展到临床期肾病。这时就难以逆转了。当然,通过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但这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强调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常听到有人说糖尿病肾病无法早期发现。其实,这个结论是武断的。丹麦医学家莫根森认为,Ⅰ型糖尿病患者大约在发病6~10年后发生肾病,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1~20年后发生肾病。但因Ⅱ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难推断,故Ⅱ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时间可在诊断糖尿病前或诊断糖尿病后的任何时间。所以应注意在Ⅰ型糖尿病病程6年内,Ⅱ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应注意做糖尿病肾病的有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具体检查项目推荐如下:
(1)彩色超声检查肾脏或行碘一邻碘马尿酸钠肾图检查。这两种检查均能发现患者肾脏体积及肾脏血流情况。糖尿病肾病期时有肾脏体积增大及高滤过表现。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肾血管扩张,尤其是入球血管扩张、肾血流增加和肾小球毛细血管静脉压增加有关。肾图仪检查并经微机处理能得到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和肾脏指数(R1),如与肾小球滤过率(GRF)结合起来,能良好判断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情况。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脏指数两者均正常为肾功能正常;均升高为肾脏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肾脏指数下降属于隐性糖尿病肾病;两者均下降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2)微量白蛋白测定。在临床蛋白尿之前,尿白蛋白排出已呈亚临床性增高,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健康青年人休息时,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很少超过15微克/分,健康人尿白蛋白排出率95%的可信上限为20微克/分,因此将尿白蛋白排出率每分钟大于20微克而小于200微克(>20微克/分,<200微克/分)定为微量白蛋白尿,这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所接受,但应排除酮症、泌尿系感染、肾炎、高血压等影响因素,并要求在1~6个月内测3次24小时尿,如有两次符合以上标准,即定为持续性微量自蛋白尿。这证明患者处于早期糖尿病肾病阶段。
(3)尿N—乙酰—p-O-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微量转铁蛋白(TRF)尿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分子量为30000~140000,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它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溶酶体水解酶,肾内特别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含有较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正常情况下,它不能从肾小球滤出。在有肾脏病变后,血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可被肾小球滤出,使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升高。医学研究发现,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比值的增高早于尿蛋白排出量的变化。故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更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转铁蛋白分子量为77000,与白蛋白(Alb)分子量接近,为中分子量蛋白质,但转铁蛋白所带负电荷明显少于白蛋白,这样更易通过带负电荷的肾小球滤过膜。有人认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转铁蛋白尿出现较早,且尿转铁蛋白/尿肌酐比值较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变化更敏感、更显著。故微量转铁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可能较白蛋白尿更敏感。Ⅰ型糖尿病患者也有相似情况。
(4)尿白蛋白片段测定(UAF)。尿白蛋白经巯基乙醇处理后,再经电泳可分离出3个片段。研究认为,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尿中均有白蛋白片段存在,且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30%为白蛋白片段阳性,所以认为白蛋白片段测定可以作为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前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早期指标。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能够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不同患者、不同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一种或几种方法为糖尿病患者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0
这个是无法完全确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有的人会引发肾炎,而有的不会,希望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对于长时间的糖尿病的话,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的问题,你说的全身麻木的话,需要注意有没有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的问题,头晕的话,那需要注意血压水平如何呢?有没有脑供血不足的问题,当然也会导致肾脏功能不全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1-03-02

健康朋友圈:糖尿病的并发症,还可能会引起肾病?这是咋回事

第3个回答  2020-01-17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患者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的,比如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还有糖尿病肾病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