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之后为什么不吞并越国?

如题所述

夫差不接受伍子胥的灭越建议,是因为伍子胥之该论颇不足以服人!让越国当附庸,相比于灭掉越国,其实有很多的好处:
1、节省了你用于派驻占领附庸国领土的军队。
2、不但节省了你的军队,附庸国还可以出兵赞助你去打别的国家,更有助于推动你的争霸事业。这是因为:命之为附庸的话,你是多了一个帮你的同盟;而吞并对方的话,你则多了一个消耗你力量的烂泥坑和死仇。
3、富强了你的国力。因为附庸主动送上财货来(如勾践“空其国库”地给吴人送东西)。附庸送来的可能比你主动占领去搜刮得到的还多。
4、以附庸而不是兼并这种极端形式相处,可以缓和两国敌对矛盾,有利于吴国的地区安全。
5、灭国会导致其它霸权国家的国际干预,你不得不为守御这个国家,付出更大精力和代价。这体现在现代世界中非常明星,很多大国宁可让小国当他的小弟而不是灭掉他——因为他不敢,怕别国干涉。在中国d 先秦也是一样,譬如战国时代齐泯王吞灭宋国,引发了国际干预,使得齐国不得不退出宋国,甚至齐因此几乎亡国。
6、附庸还可以成为你与敌对国家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你本土直接遭受战火残害。你还不必大量动用本土资源去补充附庸而是可以集中力量用于其它方向,减少了你国家防御(指一旦吞并附庸以后)的压力。
总之,设为附庸是有很多重大好处的。当然,当附庸也有坏处:一旦主子国国力弱了,附庸就有可能背信弃义,对主子国干戈相见,落井下石——像后来越国对吴国所施行的那样。但是,即便你吞灭越国,当吴国本土国力衰耗的时候,越人一样也是会造反,结果也并不会好很多。
总之,吞并越国还是命为附庸,这是一个各有利弊,难以权衡的难题。没有“公理”规定:灭掉越国一定比让越当附庸绝对得更好。这要看吴国的长期短期的战略目标而定。总之,不能说:“伍子胥说必须灭越国,夫差就必须听。否则夫差就是‘刚愎’!就是昏君。”
事实证明,夫差选择让越国当附庸,并不是绝对错误的。在攻破越国以后的十年到二十年间,吴国借助越人的财物贡献支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对外争霸战的胜利,国家影响力一直扩张到中原,发展的洋洋得意。并且,让越国当附庸以后,吴国有了一个安全的后方。倘使没有一个安定的越国后方,吴国是无法安然北上去胁鲁、攻齐乃至争晋的。这是夫差怀柔、笼络越人得到的直接好处。一个决策,在一二十年间取得这样多的好处,就算是不错的决策了。
而如果吴国吞并越国,吴国很可能不能获得一个安定的后方。吴军可能很大程度被分散胶着在越地,陷入泥泞。很显然的一个例子:这就好比苏联可以把阿富汗当作自己的附庸,借助这个附庸,可以建立自己对更广阔周边的霸权影响力。而一旦苏联选择吃掉这个附庸(占领和灭掉阿富汗),反倒多了一个敌人:让自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镇压阿富汗人反抗的战争中,直至焦头烂额地退出阿境为止。在这期间,苏联的力量都被牵扯在阿富汗,反倒无暇在其它方向扩张自己的霸权。
这个类比对于吴灭越很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吴越两国有长期对峙战斗的历史,仓促吞灭越国,未必能够消化,也许会激起长期、大规模反抗和混乱,使得吴国根本无暇北上中原争霸。
楚庄王曾把陈国灭掉,但随后还是立刻给它复国了,让它继续当附庸,原因可能正在于此。楚庄王有能力灭陈国而不灭之,未来的秦国也早有能力灭韩国但也迟迟不灭之,而宁可都让对方当自己的同盟小弟,帮自己外出争霸,道理也正在这里。
其实,夫差当初说过:“寡人将有志于中原。”(也就是打算北上齐晋地区争霸,如他后面所做的那样)。言下之意,夫差不愿意把力量都被牵扯在南方的越国。那么,节省吴国兵力的最好的选择,根据上文的分析,显然是让越国当附庸而不是灭掉之。夫差的这一决策,是符合他的大的战略目标的。这就像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不灭掉他一样,也是服从自己北上争霸的战略目标的。
伍子胥不能理解和支持夫差的战略目标,所以他“失宠”是必然的。他的“失宠”,并不是单单受伯嚭的谗言“陷害”。
吴国出的问题,是:它一系列超过其国力承受力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它的速亡。也就是说,它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战略,一个急于求成的并不适合吴国这种落后小国的战略。
伍子胥与夫差的矛盾冲突,更在于战略目标的不统一,而不在于传统上所说的伯嚭的挑拨或者夫差的偏听偏信。
但战略不同,只是观点不同,夫差还不至于就此就杀伍子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伍子胥反复犯颜强谏,前后十年,多次反对夫差“南络越人,北上争霸”的战略,措词和态度一贯让人难堪,但夫差都没有杀他。看来,夫差还没有糊涂到对进谏之臣就要杀掉的地步。
但是,到了“艾陵之战”前后,伍子胥对夫差战略的不苟同,已经超出了语言进谏的限度,而开始从行动上阻挠、干扰夫差北上争霸的事业——即私下去与敌国齐国交结。作为吴国重臣,他却把儿子送到齐国去,不但动摇军心,干扰北上争霸(攻齐伐晋)的战略国策,还简直是直接跟夫差的行动唱反调。于是夫差对伍子胥的“忠信”发生了怀疑,伯嚭的挑拨进一步使夫差确信了这一点,所以杀之。
伍子胥之死,是他的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长期、严重背离吴王夫差的战略所至。传统的理解,认为夫差杀伍子胥是烦他进谏或者是源于伯嚭挑拨。这都没有谈到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在于伍子胥的思想上违背了夫差战略(这到不至于被处死),但后来甚至行动上都开始破坏夫差战略。这将对夫差北上争霸的事业带来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夫差看来只有杀了他。
当然,夫差事后立刻后悔了。因为夫差意识到,伍子胥毕竟还是忠的。即便伍子胥不跟自己走一条路,但似乎也不必必须杀掉之——可以把伍子胥搁置起来不用就行了。
随后,夫差在后悔之余,想杀掉伯嚭。因为若不是伯嚭的危言耸听,夫差还不至于非得杀掉伍子胥不可。经王孙骆劝免。王孙骆说伯嚭毕竟有一定能力,都杀了,朝里就没能人了。伯嚭遂免于死,但随后的吴国政史上,他的出境率也低了。后来勾践灭吴,觉得伯嚭不是好人,勾践遂杀了伯嚭。
把勾践和夫差相比,其实夫差并不嗜杀。譬如,伍子胥的死党——被离先生,总是跟着伍子胥一起议论夫差的错误和短处,夫差在盛怒而杀死伍子胥的同时,也对被离处以了刑罚,但也只是“髡刑”,即剃光头发,并未严加株连。相比之下,夫差没有越王勾践狠。夫差杀伍子胥多少还有些缘由,而勾践杀功臣大夫文种,则纯粹是生硬的谋杀。总之,夫差没有勾践狠。
其实,夫差的缺点就是不够狠:当年,夫差一看勾践哀求,就宁可自己不报父仇了,而想饶恕了勾践的活命;看见勾践在石室养马的可怜相,就想放勾践回国;杀了伍子胥,就立刻又后悔。这都说明夫差是个仁软的人。他不是太暴戾了,而是太软厚了。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把夫差算作没脑子的“昏君”(因为他不听伍子胥的话“灭越”)和嗜杀忠臣(伍子胥)的“暴君”。处理越国问题,不能说他尽是错,上边已经分析了。他能把霸业做的那么大,不是一个昏君和笨蛋所能做到的。而他之杀伍子胥,也带有很大的意外偶然性:是他一时的愤怒,以及艾陵战胜的骄心,还有伍子胥当朝“蛮谏、猛谏”、“咆哮朝廷”的“讨厌”(这些次要原因),以及(更主要的原因)伍子胥一贯破坏吴越盟友关系,联络齐人,摇动吴国攻齐争霸的军心,和夫差的国策长期唱反调,不执行夫差的战略方针,终于导致夫差对伍子胥“忠信”发生猜疑,加上奸臣的挑拨,几种因素凑在一起,促成了夫差杀伍子胥事件。而他实际并不是个狠的人。他杀了伍子胥之后,也随后后悔了。
但举手之间,大错已经酿成,夫差的历史口碑上顿时有了难以清洗的污点。岂不亦可惜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