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题所述

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就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 独立的思维能力就是指善于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盲目依从,不武断孤行。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己开始形成,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对老师和家长百依百顺,而是学会用独立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但初中生容易偏激,好走极端,容易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高中生相对而言则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他们思考问题不肯盲从,喜欢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独立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借助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但绝不能依赖老师,不能什么都叫别人“告诉”,要在老师介绍的主要知识点上,自己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思、多问,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去获得真知。 知识是需要每个人独立掌握的,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也必须独立进行。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有了独立性,大脑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中,才能发现知识的真正奥妙。国外提倡的“发现法”,就是强调学生要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问题。任何不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所获得的东西,必然是肤浅的、不牢固的。 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法之所以不好,就是由于讲述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独立思考还可激发起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贵在坚持。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要心中认定是正确的,就敢于同老师、家长、同学争辩。有的学生虽然一开始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缺乏坚持性,一遇到难题和争论,很容易怀疑自己,或放弃自己的观点。这不但对学习不利,同时对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思维的独立性与“固执”是截然不同的。在学习中,要善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应该鼓足勇气,马上放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2
学生在学习做题的时候多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有助于锻炼思考力。平时做题以及听老师讲解的时候,知道答案还不够,还要知道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得出答案的这个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一样,先不要急于去得出结论,而是着重去观察,思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平时要多读书学习,思考力差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视野太窄。知识的来源,包括读书、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其中读书是增长知识较为简单、广泛、且系统的方法,要重视起来。在阅读积累方面,合理运用快速阅读法对提高输入知识的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快速阅读的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软件”)。
在阅读学习之后,还要会借助如写作的方式来整理思维,强化理解,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升级自己的思维。写作等于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时间架构出一篇让别人能读懂的文章,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12-26

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