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3500元交多少

如题所述

工资还有2975元。

如果是以你实际收入投保缴费:3500元缴费总额就是约:1050元,个人负担约350元。

公积金:如果按规定10%缴纳,总额就是350元,单位、个人各50%,个人负担:175元。

余额:3500-175-350=2975

五险一金

1、五险一金是指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都是按照工资的比例进行缴纳的。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4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5

560元。

以3500的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缴费比例如果为5%,那么个人需要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为3500*(8%+2%+1%+5%)=560元。

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参保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和职工本人实际工资收人来确定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为300%。若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最低缴费基数为3000元,最高为15000元,如果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为3500元,那么缴费基数就是职工的实际工资。

扩展资料:

五险一金缴纳注意事项:

1、医疗保险比较重要,规定是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就失效,需从新办理。

2、住房公积金是单位把给你的钱和钱都存到公积金帐户,只能一年取一次,要去公积金中心支取,需要买房或修房,可以自取或委托单位取,离职的话可以办理转移或者直接支取出来。

3、五险一金为政府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如果单位以各种理由或者直接告知不交的,或者虽然缴纳但用各种方法少交的,可以向社保部门举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10
按3500元工资的话,五险一金个人交纳约:472.5元。
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住房公积金":具体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是各承担50%,那是按照个人全年平均工资计算的。
第3个回答  2022-01-04
如果以3500元作为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社保个人缴费比例为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个人应缴纳的社保为3500*11%=385元。应付个人公积金的12%,3500*12%=42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个人应付工资为3500-385-420=2695元。300元工资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个纳税年度收入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额、专项附加扣除额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额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工资收入、,应纳税所得额为月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5000元;报酬所得、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项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3)营业收入,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个纳税年度总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

(四)财产租赁收入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减少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财产转让所得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六)利息、股息、股息收入和意外收入,每笔收入金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收入扣除20%费用后的余额。报酬收入减少70%。

将个人收入捐赠给教育、扶贫、扶贫等公益慈善机构。凡捐赠金额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的,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机构的捐赠应当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第4个回答  2014-08-16
如果以3500元作为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社保个人缴费比例为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个人应缴纳的社保为3500*11%=385元。应付个人公积金的12%,3500*12%=42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个人应付工资为3500-385-420=2695元。300元工资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个纳税年度收入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额、专项附加扣除额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额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工资收入、,应纳税所得额为月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5000元;报酬所得、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项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3)营业收入,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个纳税年度总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

(四)财产租赁收入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减少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财产转让所得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六)利息、股息、股息收入和意外收入,每笔收入金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收入扣除20%费用后的余额。报酬收入减少70%。

将个人收入捐赠给教育、扶贫、扶贫等公益慈善机构。凡捐赠金额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的,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机构的捐赠应当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