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与苏联

希特勒在二战中是以苏联为既定目标。为什么呀?一战中压榨德国的明明是英法啊……他为什么这么恨苏联?人家社会主义跟他相干吗?

  在纳粹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面对希特勒一味的扩大德国领土,必须决定采取何种程度的介入。希特勒首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当时的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对此态度冷淡,并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不过在波兰受到威胁后,张伯伦的态度马上转变,他清楚表示如果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将义不容辞支援波兰。但是张伯伦很想要一位盟友,而且当时的事实也要求他这样做。当时唯一能够阻止希特勒的,就是比德国还强大的苏联了,况且这么做苏联还有既得利益。虽然在一年以前,苏联提议建立英法苏军事联盟来对抗德国,但是遭到了英国的断然拒绝,不过苏联对此并不记仇。但是反过来看波兰,波兰领导人对来自苏联老大哥的庇护并不激动,因为占领波兰的只是另一个畸形政权。

  希特勒认为英国绝对不会单枪匹马和自己作对,所以希特勒不顾对苏联的恐惧,同时利用苏联的懒惰,想讨好苏联独裁者斯大林,这无异于抢在英国之前和苏联交好,德国这回给英国使了个绊。即便如此,苏德两国都对彼此十分怀疑,都想知道对方有什么无法告人的秘密动机。但是希特勒动作很快,他知道要入侵波兰,动作一定要快,要在西方形成联盟阵线对抗自己之前下手。在同意共同瓜分东欧,在此过程中互不干涉后,希特勒的外交部长Joachim von Ribbentrop飞往莫斯科并与苏联外长V.M. Molotov签署了互不进犯协议。全世界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先前笃信的“国际社会主义”浪漫观被这纸协定毁掉,他们对斯大林和法西斯独裁者签订协议感到出奇愤怒。
  不过当波兰被德国占领后不久,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就迅速破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6
1.按照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理论,他认为斯拉夫人是低下的种族,所以希特勒对苏联人非常鄙视,欲消灭而后快。而西欧人则被认为比较高等,希特勒不十分仇恨他们。
2.1940年纳粹德国队英国的轰炸以失败告终,所以对西欧先放手了,转而想先灭亡苏联,再做打算。苏联国土广大、人口众多,德国能从中得到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石油等战略资源,这些对德国征服全欧洲是有力的保障。
3.1939—1940年苏联与芬兰交战,苏联付出重大伤亡,使得希特勒坚信整个苏联就是一座破房子,不堪一击,而德国则是武装到牙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16
当时德国刚刚起步,战争准备还未就绪,英法美实力还大,此时打牌阻力过大,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二战了,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英法美等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持仇视态度,故德国先调旗苏联。好处有3:避免英法等怀疑,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给英法以迷惑,为自己准备战争赢得时间,也好在孤立无缘的苏联练兵。
第3个回答  2010-01-16
那是他的战略安排。为了避免两面夹击。他决定先攻下了法国,这一期间,他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把法国全境占领后,他就放心了,决定全面进攻苏联,兵分两路,一路基辅,一路列宁格勒。他的计划就是先占领欧洲,再非洲,然后全世界。
第4个回答  2010-01-16
1、希特勒是一个绝对反社会主义的人,甚至可以与他的种族主义相平等。

2、他的野心是占领全世界,而苏联这个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使他最大的对手,西欧等国不是他的对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