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钒钛磁铁矿

如题所述

红格钒钛磁铁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是攀西四大矿区中储量最大的钒钛磁铁矿,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康滇地轴中段的中轴偏东部位的攀西裂谷带,区域上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成矿区带归属康滇Fe-Cu-V-Ti-Sn-Ni-REE-Au-蓝石棉成矿亚带。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震旦系灯影组(Zdn)、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β)、新近系昔格达组(N2x)、第四系(Q)等。震旦系灯影组岩性为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结晶灰岩、石英砂岩等。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为一套暗绿色、灰绿色熔岩、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新近系昔格达组为湖相及小型盆地沉积。第四系有现代河流冲积、重力堆积、冲洪积、残坡积等。

(2)构造

矿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之昔格达与安宁河两大断裂所夹地块内,红格含矿岩体受昔格达断裂的控制。南北向压扭性断裂多次活动的区域构造背景,使本区经受了复杂的构造运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构造形迹广泛发育。区内主要可分为成矿前和成矿后海西期、印支期3个主要构造阶段。成矿前主要为铜山-黑谷田多字型构造体系,成矿后主要为海西期路枯-磨槽湾南北向构造和印支期马松林-庙子沟帚状构造的断裂构造。

(3)岩浆岩

区内发育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岩浆岩。海西期岩浆岩可分为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海西早期的岩浆岩为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红格钒钛磁铁矿赋存于海西早期岩浆岩体中。海西晚期岩浆岩包括玄武岩(即峨眉山玄武岩)、早期辉绿岩和正长岩。印支期岩浆岩为分布在矿区东部的矮郎河花岗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燕山期岩浆岩仅有一些很小的辉绿岩脉、辉绿玢岩脉及花岗斑岩脉。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红格基性—超基性岩体南北长16km,宽约6~7km,总面积约100km2,呈层状;红格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即赋存于该层状岩体中,其产出严格受南北向的断裂或断裂带控制。含矿岩体具明显的韵律式相带特征,自上而下分为辉长岩相带、辉石岩相带、橄辉岩相带3个岩相带,各相带又分别划分出两个含矿层,共划分了6个含矿层。含矿岩体在橄辉岩岩相带中的含矿体累计厚度较大,其次是辉石岩相带中的矿体,且从南矿区向北矿区各含矿层矿体厚度有变小的趋势,同时从东向西矿体厚度也有较明显的变薄趋势,含矿岩体在辉石岩相带中的含矿性最好,其次是橄辉岩相带,辉长岩相带含矿层矿体含矿性最差。含矿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条带状产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岩相带下部,产状与岩体产状一致。

红格岩体的含矿性自上而下递增,下部韵律层较上部韵律层含矿性好,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上部为夹石或贫矿,下部往往为富矿聚集的部位。因而每个矿层的下界清楚,但上界却表现出渐变关系。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红格钒钛磁铁矿主要矿石类型有3种:辉长岩型铁矿石、辉石岩型铁矿石、橄辉岩型铁矿石。它是一个多金属矿床,除铁、钒、钛外,还伴生有铬、锰、钴、铜、镓、铌、钽、硒、碲、铂族及硫、磷等多种有用组分,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矿石结构主要为嵌晶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

标本名称 钒钛磁铁矿矿石 编号 DB103-2 形成时代 二叠纪—三叠纪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标本呈灰黑色,中细粒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石表面部分区域由于风化淋滤作用呈现红棕色及青色,并伴生有后期方解石。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钛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斜长石、辉石、方解石等。含TFe30.7%

成因类型 岩浆晚期分异型产地 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钒钛磁铁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