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人是诚信大省?

如题所述

山东人的实在是出了名的。

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大意是:上次跟一个哥们儿出差,坐的火车,经过山东一个站点火车简短停车。哥们儿从窗口要了俩大碗面。还没给钱车就开动了,而且我跟哥们儿都没有零钱,找零钱也已经来不及了。哥们儿一心急,将一张百元钞票仍出去,喊到:三天后还是这辆车五号车厢。满车厢的人不仅仅是惊讶啊,我们打工一族生活在基层,哪有钱充大款?三天后,到了这个站点,只见一个小贩拿着筐向着五号车厢一路狂奔,一番周折竟然找到了我们。找给了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零钱还外送了我们两个大碗面。欣喜,高兴,感动,这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山东人诚实、守信的性格,在全国范围内是有口皆碑。记得当年在宁夏银川做生意时,在大西北,远离家乡,我们几个山东老乡聚会,酒后,年龄大的一位老大哥,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育就是:在外地,谁也不能做给山东人丢脸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一直也是这么做的,言必行、行必果多少年来一直这样。到银川走走看看,说起山东人,至少还没有人说不好。山东人就是这样,正直、守信,爱家乡。

山东文化讲究伦理道德,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诚信。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里,他和弟子屡屡谈及诚信问题: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诚信占了两项。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伯牙子期泰山之阴同奏“高山流水”的故事均发生在齐鲁大地上。而今,古代的诚信传统在山东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在商圈里,山东人讲信用是大家公认的。山东人在外面的口碑特别好,这成为山东许多地方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山东GDP达到6.70万亿元,列广东的7.95万亿、江苏的7.61万亿之后,位居全国第三,远高于浙江的4.65万亿,是当仁不让的富裕省份。

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山东总是一个土土的省份。经济名列前茅,为什么洋气不起来呢?这得从下面五个原因说起:

1、缺少全国性的大都市。根据21世纪经济报提供的数据,2016年城市GDP中,上海位列第一,为2.74万亿,北京位列第二,为2.49万亿,广州、深圳、天津紧随其后,分别为1.96万亿,1.95万亿,1.79万亿。山东经济龙头青岛为1.00万亿元,排名全国12名。山东省会济南在哪里呢?第19名,0.65万亿。青岛作为半岛地区经济核心不够强势,辐射面仅限于山东省内。济南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省的省会城市,经济仅仅在全国排名19名,低于湖南省会长沙的0.93亿元以及辽宁省会沈阳的0.76亿元,与合肥、西安、福州、哈尔滨为伍,低于省内的烟台。

2、富裕地区影响力有限。全国经济富裕地区的哪里?一是长三角,包括上海、苏南、浙江;二是北京、天津地区;三是广东、深圳、东莞地区;四是台湾;五是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六是武汉、郑州、成都、重庆点状地区。富裕的青烟威海地区,北面是渤海、东面是黄海,经济腹地是山东省内,较少辐射到外省。当地居民工作也以半岛地区为主,极少出省,无法像上海、广深一样辐射全国。富裕地区经济像海尔、海信、青啤等均是国企(或国企主导),满足工作要求足矣,但不能带动批量人群致富。

3、经商氛围寡淡。受孔孟之道影响深重,山东经商氛围寡淡,除了魏桥、鲁花、六和等,知名民营企业少。山东人以做官、为将者居多。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十八大全会中,山东籍中央委员最多。上将中,山东籍人数也是最多。山东人爱读书,每年研究生考试参与人数居全国之冠,2017年全国考研人数201万人,山东共有18.67万人,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4、方言的影响。相似却不相同则定义为“土”。中国以普通话作为通行语言,普通话语素的采集地是河北省承德市。山东各地方言或远或近地接近普通话,这种鹦鹉学舌的语言被称作“土”。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做“东施效颦”,就是说的这一种土。

5、山东的印象积累。作为经济较差的西部、南部如菏泽、滨州、聊城、德州、临沂等,人口向京津、长三角输出等较多,增强了山东经济差的印象。山东产大蒜与大葱,也吃大蒜与大葱,大葱卷大饼的吃相真是啧啧称叹。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最有名的居然是蓝翔技校与红会福娃娃,这是城市营销的失败。

综上,受经济不够强势、文化、方言、印象的交叉影响,山东给人留下了土的印象。

土是踏实,是不忘根,是脚踏实地,是我们的老家!

谢谢阅读!

第2个回答  2017-12-26

一提起山东人,很多人就联想到煎饼卷大葱,这是对山东人的一种粗浅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仅是不全面的,也是曲解的。同时,有些山东本地人也以为山东话不好听,山东话太土,特别是鲁东南一带的人,有一次我去山东出差,当地人,就自以为山东话不好听太土,甚至把当地的方言称为土话。

土的意思就是不时尚,作为山东,时尚在全国来说不能排第一,但是也算可以的,比如青岛,是比较时尚的一个城市。同时烟台威海地处沿海,也比较时尚,当地的年轻姑娘,不仅穿着入时,而且服装款式也比较新颖,一点都不差,在北方来说,山东是一个时尚的省份,沿海城市更是时尚的城市。说山东土的人可能是由于观念的问题,就山东的观念来说,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保守,这是和南方相比较而说的,在北方,山东的思想算是比较开放的。比如一些官本位思想,炫耀攀比心理等等,这都是山东人思想的一些缺点。山东人比较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过分节俭,不利于自己消费,从经济角度来讲,这又是不好的方面,所以说山东人这种勤俭节约的心理,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很多人觉得山东人节俭,是土的一种表现,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在大学里,山东人和浙江人和江苏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山东同学最节俭。

山东人和江苏人有共同的地方,就是比较内敛,但江苏人的内敛是一种文化上的内敛,山东人的内敛却是一种不好意思,害羞的内敛。特别是在鲁东南地区,也就是思想不开放。有一点值得自豪,作为山东人值得称道的是,山东人的父母和家庭孙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如果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城市,内蒙,特别是东北地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而是父母凌驾于子女,从这一点上来讲,山东人并不土,而是比较开放。

山东人在思想上也有土的一面,那就是在经商上放不开手脚,有的即使放开手脚也是假大空,比起江浙一带的人,山东人这方面差很多。不敢投入舍不得投入,这些与上面说的节俭,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对山东人的土里土气要辩证的看,山东人也有土的方面,也有思想前卫的方面。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小说家写山东人,总免不了要描绘山东大汉的阳刚之美,他们笔下的秦琼、程咬金、武松……,个个虎背熊腰,端的一副豪迈神威。考古学家也曾对山东人的体质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吴金鼎,一位蜚声中外的考古学家,龙山文化第一遗址就是他在章丘城子崖发现的。他还曾花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调查研究山东人的体质,写出了《山东人体质之研究》一书。山东人也博得了外国人的极大兴趣。有名坂元宇一郎者,乃日本著名的“面相学”大家,他对中国人的面相作了系统的研究后指出,最标准的中国人的相貌就是山东人那种类型。

近年有两本关于河南人的书,一本是张向持的《解读中原》,一本是马说的《河南人惹谁了》。这两本书都围绕一个现象:河南人被视为骗子,在民间故事、小说、网络上广为传播。他们认为河南人被丑化了,他们为之愤怒。他们又发现,人们在贬低河南人的同时,常常赞誉山东人。《河南人惹谁了》很不服气地说:“山东人有什么好,不是和河南人一样土里土气吗?不过是一个爱吃葱,一个爱吃蒜而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山东人招人喜爱?

有一段山东快书,名曰"武松打虎",开门见山头一句就是“铛力咯铛铛力咯铛,说一说山东好汉武二郎”。又有一则评书《秦琼卖马》,开篇第一句就是:“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山东好汉秦琼秦叔定卖马的故事。诸位记住了,不论卖马还是打虎,不论武松还是秦琼,惊堂木一拍铜铁板一打都咚咚咚铛铛铛的立地有声,山东!山东!”这定位绝对明确。久而久之传来传去,立马给人一种感觉,天下好汉尽出山东。通过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推销地域的特色及优势,山东人确实是一大发明。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山东人招人喜爱的地方不在他们的外表——至少主要不是,更非山东快书的脍炙人口所为,而在于他们的品德、性格。

山东人是最正统的中国人。

如是说决无夸张。

中国号为“礼义之邦”——当然,也有个别人不承认这个称号,日本人福泽谕吉就说这是中国人的“自夸”,他说:“中国不能叫做礼义之邦,而只能说是礼义人士所居住的国家。”这位日本启蒙思想家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而礼义之邦这顶桂冠又堂而皇之地落在了山东人的头上。至少从元代于钦的《齐乘》起,“齐鲁礼义之邦”的名号就叫响了。山东若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山东人若非最正统的中国人,岂能膺此称号!

山东人的直,是及纯正而不含任性、蛮横或粗野的味道。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公正庄严的动机。所以,这样的直是一种美德。

时至今日,山东人仍然在传承着诚信的美德。对此,外地人给予高度的评价。如辛向阳先生主编的《“说道”山东人》说:

忠诚的信念厚厚地渗透沉淀在山东人心田的原野上,随处都开着忠诚的花朵,结出累累果实。忠诚构成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他们举手投足间都带有忠诚的踪影。

第4个回答  2017-12-26

山东人为什么喜欢吃大葱,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要说山东为啥爱吃大葱啊,作为山东人的一份子,我觉得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东北人为啥爱喝烧刀子?祛寒呐!湖南人为啥爱吃辣子?祛湿呐!山东人为啥爱吃大葱?够味呐!那山东人为啥爱吃大葱?够味呐!

在一些人眼里,大葱蘸酱几乎成了山东人的代名词。大葱与面酱都是历史悠久的调味品,在山东各地,只要是有人烟的地方,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沟沿渠边,到处都生长着郁郁的大葱。

山东作为一个中国"豪放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省份,而且更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人向来比较直来直去,性格豪爽!大葱上下通透,正好代表了山东人的性格----直肠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山东的葱不同于别处的葱,山东的葱像山东人一样,块头大,棵棵都像擀面杖,所以称大葱;而南方的葱像蒜苗,棵棵好似细筷子,又名曰香葱(没有任何地域黑的意思),这大概也是“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吧。山东大葱个头大,葱白长,辛辣中有微甜。山东的制酱工艺经过代代传承,日臻成熟,咸鲜中透着浓香。大葱辣中有甜,面酱咸中有香,二者结合,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大约具有开脾胃,增食欲,助消化之功效,足令进食者越辣越吃,越吃越香,欲止不忍,欲罢不能。于是,有了大葱蘸酱,粗茶淡饭也填饱了肚皮,借助大葱蘸酱,山东大汉们又一次完成了能量的补充,又一次投入了辛苦的劳作。在山东民间,有“面酱加大葱,撑得肚皮紧绷绷”、“大葱蘸酱,越吃越壮”之说,大概就是对大葱蘸酱的由衷赞美。

追溯历史,大葱蘸酱的吃法大概不是锦衣玉食者们的发明,而是贩夫走卒之类的出大力者一种无奈的选择。试想,那些“公子王孙”们要进食,自有鸡鸭鱼肉侍候,精烹细烩陪伴,区区大葱蘸酱何足挂齿,只配作调味品而已。而那些终日在路上奔波,在田间劳作的下里巴人,口干舌燥地回到家里,他们需要足够的咸味来补充因出汗而损失的盐分,他们需要足够的淀粉来补充消耗的能量,而此时此刻的农家,除了房前屋后的大葱,除了老母妻子为他们酿制的各种酱类,已经拿不出什么可烹可烩的东西来制作下饭的菜肴,于是,大葱蘸酱便成了他们几乎唯一的选择。保持足够咸度的酱补充了他们因出汗而损失的盐分,山东大葱的辛辣微甜蘸上盐分充足的面酱,入口便产生一种急于要吞咽的愿望,于是,高粱面窝窝头、玉米面饼子之类的粗粮也能填饱肚皮,这恰恰是出大力的农夫们所急需的。而在鲁西南,煎饼卷大葱则是家家必备,人人都会的一种吃法。

很多家庭在做饭时要不把葱切成葱花爆味,要不就是切成段炖肉,还有就是拿一根葱剥了皮,葱尖用手掐掉,拿着直接就吃。我是比较爱吃大葱蘸酱的,那味道别提多爽了,辣中带香,嚼在嘴里嘎吱嘎吱,个中美味只有自己品尝到才能感受。

山东人不光爱吃大葱,大蒜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章丘大葱,金乡大蒜"。山东金乡作为大蒜盛产基地,也是带动了大家伙们吃大蒜的热情,在此鄙视一下那些说"吃大蒜只顾自己吃着香,不顾他人闻着臭"的公众人物。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点赞支持。作为山东人的我,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前来旅游。好客山东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