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

如题所述

一、培养自信,摒除自卑
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因素。青春期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从而带来较大的压力感,怕回答问题有错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甚至有人觉得自己普通话不够标准而逃避发言,特别是初二年级学生更甚。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甚至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对老师提问干脆不做声,更别提主动参与交流。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充分认识回答提问的重要性。
其次,当学生回答出错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埋怨或嘲笑,更不要立刻制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切不能定位成“不可救药”。要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其中原因,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后再加以引导,逐渐使他们认识到“学贵有疑”的道理,强化其竞争意识。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通常是先和一些比较沉默的学生频繁谈心,为实现转变奠定基础。然后,又在课堂上设计了课前五分钟的朗读,采取学号制,每一个学生都不许逃避,对表现好、态度好以及进步大的进行表奖,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老师对这方面的重视。通常这样一来,学生课堂上积极性便顿时高涨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只是短时间的效应,作为教师还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培养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良好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9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