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中考了,最后三个月,家长该做什么

如题所述

1.正确看待中考,正确面对压力

每个孩子都曾备战中考,都会经历中考。备战中考是人生必然的经历,备战中考你不孤独,不要强化“压力”,从而带来负面情绪。

中考分流,对以后职业的走向,确实有较大的影响,这一点无需刻意回避,但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的还是他的性格、品质、身体和能力。一个目标明确性格坚定的人,只要身体健康,他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不会差。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备战中考是养成孩子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

备战中考,每个家长都会陪伴孩子走过这个阶段。即使看着心疼,也要鼓励孩子勇于吃苦、坚持不懈。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认真努力时,你用“好造孽哦”来评价他,建议家长评价:嘿,为了备战中考晓得努力,不怕吃苦,你长大啦!真不错!

我们需要给孩子积极的行为评价:你发奋努力的行为都是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社会需要各种职业的人,它只提供选择的方式,每个人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期待,选择自己的行为,并承担选择的结果。正面理智地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中考,正确面对压力,培养孩子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有积极健康平和心态的人更容易感知幸福,更容易获取幸福。

2.认真督促,及时解决

中考是对三年学习的考察,九年级下学期全面复习后,很多孩子的学习排名将会重新洗牌(不是直升就跳不开英雄排座次)。成绩不稳是大多数孩子的现状。有的孩子会因自己某一次的好成绩而盲目自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孩子会因自己某次谷底成绩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放弃努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表现都是静不下心来,学习起来不上心。

中考的目的是选拔,通过中档题和难题来实现选拔。这些题不仅要求基础概念清楚、基本解题思路明确,还对知识综合掌握灵活运用有很高要求,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急也没用,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遇到困难本能地选择逃避,对孩子缺乏督促,其实是对孩子的放任,不自觉的孩子就会荒芜学业,将来孩子也许还会埋怨我们成年人:当时我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当然,被督促的感觉很不爽,未成年的孩子会反感甚至反抗,需要我们更冷静更有智慧(在此受篇幅限制,不拓展了,可以加微信私聊)。

九年级下学期开始,除了化学、物理还有部分新课以外,多数课程都进入一轮轮的复习中,到中考前一般都会经过2—3轮的复习,而且用时逐渐缩短、速度逐渐加快,并从全面覆盖过渡到突出重点、难点和某个专题某类题型的专题训练。要跟上复习的节奏,保证认真完成每一轮复习的要求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孩子知识上落下,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上帮孩子解决,越积越多会跟不上复习的进度。

3.多鼓励陪伴 少批评唠叨

九年级下学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复习速度越来越快,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社会的要求,孩子容易出现心里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这些也是正常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疏导调节,不唠叨少批评。但不唠叨少批评不等于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家长要多鼓励多安安静静地陪伴,多想办法讲究策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4.重视态度 不过分强调分数

九年级大小考试多如牛毛,重视孩子的成绩,督促孩子进步无可厚非,但目光不能只顶着名次分数,应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学习非一日之功,不能靠突击,贵在持之以恒,不要在成绩上面给以过大的压力,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成绩不稳而焦虑不安,将自己的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虽然这样的情绪很正常,但是对孩子成绩的提高不仅无益,而且只会让孩子焦虑不安,失去自信,从而放弃学习。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情绪波动,避免焦虑不安。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挫,家长应该多关注,这个关注不是去批评、责备,而是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要顺势告诉孩子,学习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保持不败,偶然的失败和挫折算不了什么,只要从中总结,予以改正和改进就是了,大可不必沮丧、焦虑、烦恼。从而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稳定的心态是中考必胜的基础,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这点更重要。

中考是孩子们人生一个很重要的考试,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要合理,目标要分解到每个阶段,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中,争取中考考出好成绩,考上自己喜欢的高中。如何当一名负责又理智的家长,是我们每个家长终身学习的功课,在学习过程我们共同努力不停地提高自己,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9
中考最后一个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在精神和身体上都保持最佳的状态。
精神上尽量不给孩子压力,让孩子面对考试时可以用平常心对待。
身体上规则的饮食很重要,适当进行身体锻炼,还可以放松精神的紧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3
围产期心肌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