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批评过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如题所述

这位知友,父母批评过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他们这样的过分干预和控制下,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
01 毫无主见,万事等安排
因为他们不需要主见,也不可能有主见,父母既不会听从他们的意见,甚至不会让他们有意见。他们只需要服从并按照父母的安排去执行就好。对待学习和工作也是如此,离开了老师和领导,他们就会显然很茫然,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02 毫无思想,好奇被扼杀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在父母的控制下被扼杀了。这样的孩子思想是僵化的,他们只会依照现成的模式来行事,不会求新、求变,而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最先被淘汰的就是他们。
03 毫无目标,人生早注定
他们只是父母的附属品,要说目标,那也只是父母的目标,他们的人生早已由父母设计好了蓝图。无论什么事,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去完成父母的计划而已,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父母过分干预,其实是“以爱为名”的高压型控制。你可能听过,有些人的性格非常懦弱、胆子小,甚至上了大学还不会生活自理,其实这很多都跟所谓的“强势父母”相关。
那么,父母的高压型控制是什么样的?
实施高压控制的父母,这种控制是有策略的,目的是:想在关系中获得绝对的权力,让自己能在关系中获得更多利益。
而被高压控制的孩子,常被父母口中的“我这是为你好”等借口蒙蔽,在心理上和情绪上被父母伤害,但自己通常却很难察觉到。
父母的高压控制的手段都是怎样的?

1.通过隔离
父母努力让你社交隔离,而你接触的人、去的地方、参与的活动等,都需要先向他们报备,并获得他们的允许才能做去。同时,你会受到严格的限制:比如出门频率、持续时间、最晚到家时间等等。他们甚至还会诋毁你的一些朋友。
2.在情绪上虐待你
当你做出让他们感到不满的行为时,就会以“你孝顺我就应该尊重我的做法!”进行道德绑架,让你产生负罪感。久而久之,自责、愧疚、沮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就会紧紧包围你。
3.贬低和否定你
你说:“我不喜欢这样。”
父母:“这个最适合你了,你还小,不懂,听我的准没错。以后你就知道这样的好处了。我可是一直都在为你考虑呀。”
这种话看上去是在为你着想,但实际上是在强化你对自己“不够成熟”、“做不到”、“不切实际”的认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价值,并慢慢相信父母比你还了解自己。
除此以外,父母还可能通过经济虐待来控制你。或者如果你有孩子的话,还会拿你的孩子来指责你的某些令他们不满的行为。
那么,父母的过分干预会产生什么影响?
父母的过分干预,会逐渐瓦解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感,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怀疑自己是谁。而这种自我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被根除。
甚至在孩子长大以后,这种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怀疑,还会持续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可能会让ta变得与人交往笨拙、对他人和世界充满警惕、无法和人走近。
另一个严重的影响是:让孩子变得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本可以主动采取行动来避免一些不好的结果,却因为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而放弃抵抗。总觉得无论自己尝试什么,都带不来好结果,不如索性听对方的,即使自己感觉到不愉快或察觉到被操控,也会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人生。
在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下,很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寻找内部因素作为责备的对象。比如,把自己某次考试的失败,归结自己能力不足,觉得自己很蠢,而且以后也很难考到高分。
另外,习得性无助也容易导致抑郁。因为当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可以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时候,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很多的表现是,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所以,被父母高压控制的人应该意识到,也许他们的确是爱你的,但在他们眼里,对你的控制远比对你的爱更重要。你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即便他们认为自己是爱你的,这种不健康的、主观上的爱,带给你的伤害远大于可能带给你的好处。
最好考虑清楚,你要继续满足他们,还是满足自己。
在子女教育的关系中,父母是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孩子是被教育者角色。但有的父母扮演的教育者角色太独断专行,认为孩子就是要听自己的,孩子所有的行为和想法都不能逾越父母制定的规则,总是干预孩子的决定,不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屋檐下。
随着孩子认知发展的提高,孩子逐渐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能力。此时父母还是一味干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的话,亲子关系会出现矛盾。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以后的发展都会不利。

可以说父母过分干扰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以下影响。

没有主见,不自信。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事情,比如孩子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父母就认为孩子的想法简单幼稚,并用我们成人的认知思维来否定孩子意见。时间长了,孩子就感到我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也就不爱思考,对事情没有自己主见,也就没有自信感。
依赖大人,长不大。父母干扰过多,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认为这些事情父母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他就拒绝长大。

产生逆反心理,尝试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会突然意识到你在干扰压抑他,他就开始反抗家长的干预。不听话,撒谎,打架,尝试抽烟,谈恋爱,故意破坏等。父母一下惊慌了,采取打骂孩子,孩子越打越叛逆,慢慢会成为问题孩子。
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做基本的家务活。在学校里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桌子上书本乱放,桌洞里很多废纸垃圾,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整理和收拾。因为在家里都是父母给孩子整理书桌和书本。有的大学生上大学不会洗衣服,要把衣服寄回家让妈妈洗。从来没有扫过地,也没有帮助妈妈收拾过碗筷。基本的家务活不会干,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养不成良好的性格,不善于与别人交流。良好的性格是大方、自信、有主见、有爱心、快乐等。而过多干扰孩子,孩子这些良好的品格会塑造不起来,会让孩子性格孤僻怪异,影响孩子的人际交流关系。
孩子和父母不亲,亲子关系紧张,缺乏爱心。父母干扰越多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他感受到的是父母对他的不理解,不认可。在这种影响下孩子会和家长不亲,从而他自己看也会没有爱心,不知道怎样爱和表达爱。亲子关系会一直很紧紧。

所有的事情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变化。父母过多干扰孩子,让孩子的性格得到了压抑,这种压抑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后就会在一瞬间爆发。突然感觉孩子怎么难管了,你让孩子向东他偏向西,和你对着干。孩子这样的行为实则是向家长发起反抗,亮起警灯。此时父母如果能反思原因,能在这时候改变自己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的话,还为时不晚,或许还可以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7

导致孩子自卑,不自信,所以不要过多批评,多多包容孩子,鼓励孩子。但也不能一味的鼓励,也不能一味的批评,正如巴德所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所说,我们需要鼓励与赞扬,但这并不全面,它会把你引入歧途,所以要有人提醒⏰你,指出你的不足。


                                   

第2个回答  2018-07-29
孩子自我评价低,自卑
第3个回答  2020-11-27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