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的起源?

南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什么?

南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西南,赣江下游。其方言自成一体。

  南昌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赣方言的代表。由于赣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真正的南昌方言只局限在南昌市区及南昌县管辖的地区,而不包括南昌市管辖的其他县。那么,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系统,南昌方言究竟是怎么产生与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早在远古时代,江西地区已有比较广泛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达到相当的水平。夏商之时,江西是古代苗民生活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江西聚居,江西先后属于吴、越、楚的管辖范围,当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属古越语和楚语系统。在历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汉语与当时接近吴语、楚语的土语不断融合,初步形成了今天内部比较复杂的赣方言。

  而到了汉朝初年,南昌开始大规模建城,有记载表明,当时的豫章郡城市人口在全国列第四,大量南迁的北民,给古赣方言带来北方话的影响,但是,移民的北方话并没有取代它,在吸收外来语言的基础上,当时的南昌一带渐渐地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方言语音,即“?语”。这算得上是现代南昌方言的最深层的基础。

  到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这时候以南昌方言为代表的赣方言已经相当成熟了。后来,在历史变迁与人口交融中,南昌方言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南昌话。

  南昌话的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语音上,一是发音时声带要振动的10个古全浊声母,在南昌话里均不浊,而变成了送气的清音。如“铜”、“洞”、“独”、“重”等;二是南昌话词语中轻声字特别多,特别是三音节、四音节的词,后面的几个音节都读轻声。如“细芽子”、“壁蛇子”、“膏化里(叫花子)”等等。

  方言是语音中的“活化石”,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从方言溯流而上,能追寻到古老语言的源头和踪迹,也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地域历史、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在时下的南昌,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与前些年相比,说南昌话的人少了许多。在普通话进一步普及以及这种共同语的交际强势不断显现的情况下,更多的人采用普通话表达,无疑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同时又有一个担忧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普通话这种共同语会不会最终取代地方方言?方言会消亡吗?该如何保护方言文化?

  现在不少家庭,从小父母就不准孩子讲南昌话,说南昌话土气。在有的学校班级,班上有一大半同学不会讲南昌话,即使少部分同学会讲,也不敢讲,怕同学看不起。这不禁让人感叹,方言到底怎么了?难道推广普通话就要以牺牲方言为代价?

  其实,不管是南昌人还是南昌外地人,对于南昌方言的感情都很复杂。不少人抵制南昌话的原因是不好听,土气,“冲”,因而不说。除了普通话,地方性的方言都不能用好听来形容。有人说南昌话中的粗话不好听,但是哪个地方的方言骂人好听?正是因为南昌话本地人能听懂,所以觉得难听,外地话我们听不懂,所以没觉得难听罢了!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人们不应该拒绝方言,方言和普通话应该相依相存,而不应让普通话取代方言。

  对方言消亡的担忧大可不必。他认为,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人与人交流的日益扩大,普通话作为一种共同语,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推广普通话,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需求。但普通话再怎么推广,都不可能使方言消亡,方言将永远存在。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变体,本身也会不断进化发展,它只会在外来语言的影响下自我改造、完善,而永远不会被淘汰。当然,也并不是说方言就不需保护,方言和普通话完全可以互为依存,方言不断为普通话注入新鲜血液,普通话也不断扩大方言的词汇量,相互之间彼此影响,而不同的中华文化也会共生共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南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中国共产党之“军旗升起的地方”。多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赣江之滨,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南昌已成为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地区。�
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