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虫右至读什么

如题所述

读音:zhì

释义:环节动物的一纲,体一般长而扁平,无刚毛,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中或湿润的地方,大多营半寄生生活,如水蛭、蚂蟥等。

造句:

1、跳跃蟑螂,夜光蘑菇,长牙的水蛭是科学家们挑选出来的2010年十大新物种中的三个。

2、对水蛭古今药用炮制历史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出水蛭最初的炮制意图是去腥矫味。

3、目前已形成以水蛭养殖深度开发为主,集医药原料、保健食品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4、断舌淤血挽救措施:将医用水蛭贴附在断舌上,吸吮。

5、这种水蛭在十大新物种之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5

编辑
蛭,全世界约300余种,中国已知约70种。除部分种类为掠食性或腐食性外,多营暂时性的体外寄生生活,以吸食其他动物的体液或血液为生。医学上能发挥抗凝血作用。
中文学名

别 称
蚂蟥或马鳖

动物界

环节动物门

蛭纲(Hirudinea)

颚蛭目
目录
1 详细字义
2 特征及价值
3 生活环境
4 生长繁殖

详细字义
编辑
〈名〉
1.蚂蟥。环节动物。体一般长而扁平,略似蚯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或湿润处,能吸人畜的血。
蛭,虮也。从虫,至声。——《说文》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遂吞之,久病心腹之疾皆愈。——《贾子春秋》
蛭之性食血,惠王殆有积血也。——《论衡·福虚》
弥六合,泽万物,而虾与蛭不离尺水。——柳宗元《晋问》
2.又如:蛭虮(水蛭);蛭蝚(水蛭。一名至掌);蛭类(动物学名词)
3.小山丘。通“垤”
世人莫蹪于山,而蹪于蛭。——《淮南子·人间》
4.姓[1]
拼音:zhì
部首: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五笔86:JGCF
五笔98:JGCF
仓颉:LIMIG
笔顺编号:251214154121
四角号码:511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6ED
汉字首尾分解:虫至
汉字部件分解:虫至
笔顺编号:251214154121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横折捺横竖横

特征及价值
编辑
1. 〔水~〕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墨绿色,尾端有吸盘,雌雄同

蛭(5张)
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能吸人畜的血。唾液中含有水蛭素,医学上能发挥抗凝血作用。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中药。俗称“蚂蟥”“马鳖”。

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墨绿色,尾端有吸盘,雌雄同体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能吸人畜的血。唾液中含有天然水蛭素,医学上能发挥抗凝血作用。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中药。俗称“蚂蟥”“马鳖”。
蛭纲(Hirudinea)环节动物,约300种。前端有较小的口吸盘,後端有较大的後吸盘。体节数34,体长不一,有的极小,有的长约20公分(8吋),伸展时更长。主要见于淡水中或陆上。吻蛭目(Rhynchobdellida)的种类分布于淡水或海水。有的捕食其他动物,有的以有机物碎屑为食,也有寄生者。通过皮肤进行呼吸。消化系统有能贮藏食物达数月之久的嗉囊。前端有眼1~4对。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产在卵茧中。直接发育成长,不经幼虫期。水蛭吸食鱼、两生类、鸟、兽的血液,或取食贝类、昆虫幼虫和蠕虫。陆蛭只吸哺乳类血液,常栖于潮湿的植被上,体向前伸以待动物经过。口腔内有3个腭,上有锐齿,能在宿主身上切开一个Y形伤口。唾液中含麻醉伤口、扩张血管和抗凝血的物质。从欧洲医蛭(Hirudo medicinalis)提取的抗凝血的蛭素,已用于医药。腭蛭科(Gnathobdellidae)的种类吸人血,有的种类作医用已有数个世纪,用蛭给病人放血在19世纪最盛行。常用水蛭治疗的疾病包括精神病、肿瘤、皮肤病、痛风和百日咳。头痛时可在太阳穴上各放数条水蛭任其吸血。引入北美的欧洲医蛭已定居而成为野生种,体长达10公分(4吋),绿色,有4~6条褐纹。其他吸人血的陆蛭在亚洲的菲律宾、东印度群岛和马达加斯加主要为山蛭属(Haemadipsa),在澳大利亚为Philaemon属。南欧、北非和中东湖泊、溪流中的尼罗沼蛭(Limnatis nilotica)在人畜饮水或洗澡时可进入鼻、喉、肺、尿道等处,幼小的蛭较易进入。受侵染的人畜可因失血而引起贫血;若呼吸道阻塞可致死亡;若伤口在体外每致继发感染。
在中国稻田、池塘中最常见的是日本医蛭,体长约3~6cm。尤以长江流域最多,有的地区农民赤脚下水,一分钟内可叮上一、二十条。广东、云南一带的吸血水蚂蟥属牛蛭属,体可长达6~15cm。鼻蛭体暗绿或铁锈色,分布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钻入人畜鼻、喉、阴道等处,长期或终生营寄生生活。山蛭属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蚂蟥体呈叶片状,分许多体环,体柔软可伸缩,前后端各有一吸盘,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先以吸盘吸住寄主皮肤,再用颚上的齿将皮肤切破,并分泌一种扩张血管的类组织胺化合物,使伤口流血不止,另分泌一种抗凝血的天然蛭素,使吸入的血液不会凝固。蚂蟥吸附时,人体一般不易觉察。蚂蟥的消化道有许多对侧盲囊,占据了体内大部分空间,能贮存食料,一次吸血量可为本身体重的 2.5~10倍。吸血蚂蟥为害农民、割胶工人或士兵的健康。人被咬后,伤口可流血1小时以上,流出的血液吸引嗜血昆虫,可引起感染。内侵袭性的鼻蛭在人喝生水、游泳或下水劳动时进入鼻、咽、食管、气管、尿道和阴道等部位,除引起血液流失外,更主要的是造成患者精神压力、疼痛或不适感,若致病微生物侵入伤口,可引起炎症。
蛭类在皮肤上吸血时,不可用手硬拉,而应以手猛拍其身体,或在吸附部位滴盐水、酒精或浓醋,亦可用热纸烟烧灼蛭的身体使之松脱。对水田中的医蛭和牛蛭可结合施肥或杀虫加以毒杀。用药物(如驱蚊灵)涂搽皮肤可防治山蛭。割胶工人劳动时可用药物(如马来酰亚胺30%丙酮稀释液)浸泡布条缝成圆形套筒,套在胶靴近靴口的外面,形成一个环状驱避带。鼻蛭可用带钩的镊子夹出。对位于喉、气管等较深部位的幼蛭,可在粘膜表面用 1%地卡因喷雾麻醉。寄生在尿道等处的蛭,据广西报道可注入蜂蜜稀释液,使其自行脱落滑出。在蚂蟥多的鱼塘,可用生石灰清塘。
蚂蟥可作中药。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古代都用医蛭给病人放血,特别是19世纪在欧洲曾大量采用;许多地方除采集医蛭外,甚至在池中人工培养。水蛭在医学上的作用再次受到人们的注目。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水蛭饲养场,1985~1986年向各国出口了一万多条水蛭供实验用和医用。再植手指、脚趾、耳朵、鼻子和头皮后,可利用水蛭吸血,阻止血栓的形成,使接通的血管畅通,保证手术的成功。已知水蛭的唾腺中至少有9种活性物质,有一种分泌物(antistasin)在动物试验中能使肿瘤细胞保持活动状态,这样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对癌细胞各个击破。

生活环境
编辑
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  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生长繁殖
编辑
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