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

如题所述

搞好财务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为此,本文从经营预算、成本管理和货币资金流量管理、全面资产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并以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它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起着综合控制、综合平衡、综合反映、综合监督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流动资金不足、成本意识淡薄、资产管理混乱等方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既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也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针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从以下方面入手,探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财务预算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切入点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运动,而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流动资金不足。要改善这种状况,把有限的资金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就必须做好企业的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三方面的内容。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可以从价值方面总括反映经营期间的决策预算和业务预算结果,在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主要切入点。
  (一)明确财务预算目标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预算的目标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的。企业经营目标包括利润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其他相关目标,如销售收入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费用控制目标等。企业只有综合考虑各项成本开支,对相关的经营目标及财务预算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平衡。财务预算目标就是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而事先从财务上做出的匡算,只有做好企业预算工作,把企业的财务管理落到实处,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遵循企业预算的基本原则编制企业财务预算
  一个企业的财务预算方案是否合理,主要是看预算数据是否真实科学。只有制订出合理可行的预算方案,才能在预算执行中不出偏差,更好地落实各项制度,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强化财务控制,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从而带动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企业预算应该遵循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由总到分的原则,在反复调整过程中完成。由下而上就是说预算数据要从基层开始收集,将基层单位的营业收入,成本开支,利润完成指标进行汇集,再将管理部门费用开支标准进行核定,加工整理后与有关人员进行认真的沟通和论证,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预算方案。同时要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员工都有指标意识,保证各基层预算指标的完成,为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营造必要的条件。由内到外是指企业的预算方案要在内部指标和外部环境相结合的情况下确定,只有这样数据才精确。由总到分的原则是指要全面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在制订预算时,要顾全大局,从整体利益出发。
  (三)结合企业客观实际编制好财务预算报告
  搞好企业财务预算工作,既能使企业管理者目标明确,又能使企业员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自觉地为完成各自的目标而勤奋工作,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现象,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等。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预计及测算未来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增减变动和财务状况,并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将有关数据系统地加以反映,编制财务预算表。财务预算表由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组成。财务预算的期间一般为一年,并与企业的会计年度保持一致,以便于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
  二、增强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经营环境发生了剧变,企业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还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因素。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它应该由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若成本控制只在财务和生产部门进行,就必然会使控制的范围和能力受到限制,控制的效果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营运中,当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差无几时,企业的竞争主要偏向于价格,而产品价格主要是由成本构成,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产品成本的竞争。成本控制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不仅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有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要增强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约束力,必须弄清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手段。
  (一)总结企业成本管理失控的原因
  当前,虽然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基本上适应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落到实处。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许多外部因素都成了企业成本控制的绊脚石。比如,原材料、动力价格上涨,工资增长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利息负担过重等因素都导致了企业产品成本升高。此外,三角债不断增多,也致使利息支出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讲,导致成本失控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的成本意识淡薄,材料采购成本缺乏限制,现有成本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成本核算需要,成本控制面比较分散,造成成本核算混乱的不良局面。
  (二)竭力减少影响成本管理的内外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发展的今天,企业不是生存在真空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企业外部起什么风,企业的经营环境就会有什么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客观要求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当注重对外部环境的沟通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成本管理中的材料因素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应重视外部环境建设,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管理者就等于拓宽了经营视野。
  (三)完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增强成本管理的科技含量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着眼,力求最大限度地消除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的深层次问题,竭力减少成本管理失控因素。建立良好的机制和完善内控制度不能只是确立几个条款,喊几句口号,而是应该考虑系统性和科学性。首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要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意识要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宜,克服思想认识上的偏颇,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其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要抓好管理技能知识的学习更新,积极参加各类工商和财务管理培训班学习深造,改变传统的守旧管理方式,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采用创新思维和较为科学的管理手段;第三,确立机制和完善规章制度时要有系统意识,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时,要考虑制度是否成体系,一些企业的成败经验和教训表明,不成体系的规章制度再多,也没有成体系的一项制度所发挥的效果好,建立成体系的制度,在运作过程中客观上减少了人为因素,体现的科技含量较高,无疑提高了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质量。面对众多致使成本失控的因素而言,企业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并依据这一体系,通过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充分地发挥成本控制体系的作用,探索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达到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三、把企业货币资金流量管理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命脉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有生机,所谓“一活百活,一通百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资金不能有序流动 ,就会“沉淀”或“流失” ,得不到补偿增值。货币资金流量是表现资金占用的形态,是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是经营活动的命脉。由于目前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资金的现象日益突出,三角债现象极为严重,使得有些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资金周转缓慢。为了增加企业的货币资金流量,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企业必须下大力做好货币资金流量的监管工作。
  (一)落实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
  落实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应把出纳员和会计分开,业务由不同的执行人员完成,防止出现漏洞;及时清理货币资金,做到日清月结,账与物相符;在严格遵守国家现金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强化收支凭证的管理,对内外凭证、收据发票都应严格审核。可通过将工资奖金与工作目标挂钩的方式激励员工,竭力增强全体员工的货币资金流量意识,促其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
  管好资金及运作,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是财务管理者不容忽略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目前有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管理方面的疑难问题,这些负面现象给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增加了难度。据不完全统计,一些企业存在的不良现象大致有三个,即: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以及叫人头疼的“三角债”。企业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企业要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应当尽可能使货币资金流量同步进行。所谓货币资金流量同步,就是企业应尽可能地使货币资金流入与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货币资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其次,还要抓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可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对资金实施跟踪监管,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企业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比如给客户规定一定的信用期,制定相应的折扣政策和现金折扣政策,对用户在产品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三)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
  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采用成本分析模式,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资金成本是指货币资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所付出的代价。管理成本是指企业有关管理货币资金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等费用。短缺成本是指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不足而使企业承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就是这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资金持有量。企业应按照存货模式管理要求确定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采取最佳经济批量的方法。具体包括提前订货,企业发出订货单时,按照尚有存货的库存量来确定订货;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各批存货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尤其是产成品和在产品的转移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保险储备,每日需求量是不断变化的,为防止发生短货或者供货中断,储备一些必要的存货是安全的存量,但要以储备成本最小的储备量为最佳。
  四、加强全面资产管理作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企业效益来自于企业整体资产运营效率,企业资产运营效率高,必然带来较高的收益,从而获得较大的效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放在提高企业资产运营能力上,尽可能减少资产闲置,使企业生产能力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整体协作能力不断加强,要求企业营销能力增强,实现产销最大化,全部产品无积压,加速企业资产流动,让资本在流动中得到增值。在一定的销售利润率下,企业资产流动越快,其所带来的总利润就越高。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把加快企业资产流动放在首位。加快企业资产流动也是防止企业资产贬值的有效方法。
  全面资产管理还在于加强企业资产安全性管理,防止企业资产流失,蒙受损失。企业资产流失一方面滋生管理腐败,更重要的是使企业资产低效率运转,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企业必须建立起资产安全防范机制,从财务和实物两方面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管。另外,加强企业内控制度,不要留下可乘之机。总而言之,全面资产管理就是要加强企业资产安全性管理,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最终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总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出台,在整个管理范畴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必须依据财务数据,做出正确决策。除国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转变思想认识,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上,从经营预算、成本管理和货币资金流量管理及全面资产管理等方面入手,认真查找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9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基础薄弱,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能够有效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财务工作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工作效率;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务监控。

企业财务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但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往往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明确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经营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对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加强财务管理就要全面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现状如何?怎样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但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管理内容落后,管理模式和观念落后等方面。
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落后。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往往重视筹资和投资的管理,国有企业还有对资产的管理,且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固定资产比例越大越好。事实上固定资产比例大有很大的负面效应,能够加重企业的费用负担,影响企业的长远盈利能力和技术改造。当今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内容,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外,还应向税金管理、风险管理、保险管理,甚至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拓展。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且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很多种小企业实行领导者集权或家族式管理,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合理不健全,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作,以求得利润的最大化。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影响收益最大化。
另外,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存在正确进行决策的问题,财务决策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始终。而在领导者集权的中小企业,一旦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资金紧张,财务混乱,也必然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加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能够有效利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怎样提高企业资金管理质量?笔者结合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健全财务工作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工作管理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财务管理方面,如果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就可能加大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严重时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制度的作用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建立健全财务工作制度能够避免财务资金贪污、挪用、挥霍等,也能避免财务人员日常工作失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一切财务工作依据制度进行,财务管理井然有序,必然会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预防财务人员信息失真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重要方面,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财务人员的管理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通常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专业技能,提供更可靠、准确的信息资料,保证财务管理质量。目前很多企业领导对各自的财务状况不清,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总是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这样一定会使财务控制流于形式,财务管理质量就无从谈起。相反,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筹资、投资、风险了如指掌,就能够为领导提供详细的账务信息,使管理决策层面对财务管理起正面促进作用,大大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财务人员素质包括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使财务人员成为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不利于企业经济活动。另外,还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在工作中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财务工作效率
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内部涉及多个部门,财务管理相当复杂,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快捷准确,也能保证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实现实时报告和远程在线处理等,不仅能提升财务管理层次,也能使财务管理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4.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务监控
财务管理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综合、全面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法人通过协调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多部门的工作,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财务监控是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全方位指以全面财务预算为起点,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经营环节,甚至每个岗位和员工。多元化的财务监控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手段;有财务上的资金流量、预算指标的设定,也有人事委派、转移价格、资金融通等策略;两人、两个系统或两个职能部门共同执行的多道财务控制防线。
在财务管理质量提高的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市场信息、预测分析、参与决策等多种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实现财务控制和管理,保证财务管理质量,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发展。
第2个回答  2017-09-19
1.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意识。
2.财务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企业也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为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与方法,有计划的进行各种适应性的训练,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3.对财务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